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

呂祖九美德之「惠」:如何施惠才是最大的功德?

惠,是呂祖提倡的九美德之一,古人解「惠」為「愛也,仁也,賜也,慈也,恩也」,有施惠、給予恩惠之意。施惠是道教修行中重要的一條,蓋佈施助人、濟人救危是每位道徒應有之責。《太上感應篇》曰:「施恩不求報,與人不追悔」,一心一意幫人,給人恩惠不要感到患得患失,也不妄求一點回報,這便是最大功德。

很多人聽到施惠便想到捐一點香油到廟宇去,這樣對施惠的理解是狹窄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念念為別人,不為自己,這才是真正的施惠。施惠不一定是金錢和物質,道教有「布施三等」之說,《太上靈寶業報因緣經》提到施財、施身、施法三類。施財又可分為內財和外財,內財指身體,可以體力幫人,或捐贈眼角膜、身體器官等。外財是錢財、衣食等,而施財的重點在於「散施一切,不繫於心」。念念為自己的人,即使行善也是有私,不是真施惠。

施身,就是貢獻生命,救人於水火之間,如保家衛國,守護國民,令百姓不受苦難和恐懼,或懸壺濟世、拯救無辜,救人性命,亦屬身施。吃素也是身施一種,只要令眾生身心安頓,不令畏懼,皆屬身施。施法,即是啟發智慧,令眾生開悟,當中又分為世間法和出世法。世間法如老師教育下一代,若非為名利,亦屬施惠。若一心為了薪水、升遷等,那就不是施法。而一切施惠中,施出世法是為第一,即以道教哲理傳授眾生,令其得度,斷一切煩惱。要注意的是,凡印贈經書,若標明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便不屬法施,蓋先考慮自己利益的便不是施。仙真以大道無私之心去利益眾生,絕對不念條件,更不求人家讚嘆感激,這便是施惠最大及最不可思議的功德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