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

為甚麼幫助別人也要有智慧?

能濟急扶危,是莫大的功德。不過,大家有沒有試過,幫助別人未必會得到答謝,反而會得到抱怨呢?行善也需要智慧,我們一方面要顧及對方感受,一方面更要避免資源濫用,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受惠。以下故事或可啟發:

宋代名臣鄭剛中在溫州當通判時遇到飢荒,那時除了官家以平價賣米給百姓之外,鄭剛中自己亦捐出俸祿,並向各方勸募,將米分發給災民。當時太守說:「這樣的做法,恐怕對真正飢餓的人沒有實惠。濫取的情況會很嚴重,不可行。」鄭剛中回答說:「這個不難。」於是準備一萬個錢幣,並在上面畫押,晚上到街頭巷尾,遇到飢餓的人就發給他們一個錢幣,並告誡道:「不要將畫押的字擦掉,明天憑這個錢幣來領米。」願意用錢幣來換米的,大概就是真正的災民了,而非貪小便宜來蹭吃蹭喝的。因此,飢餓的人沒有一個遺漏。他又建議救濟貧困的辦法,每村紀錄人數,並下鄉親自查看貧苦人家,然後按需要發放米糧。規定每月十五日發放一次,百姓拿袋子裝糧食回去,年老體弱寡婦人家,或無法揹重的人,則按物價給予金錢。這樣既省去來回奔走,百姓可在家努力做事,官方也可節省許多人工和雜支。

鄭剛中提出的權宜措施,能讓有限的資源送達真正有需要的人,而不被貪便宜的人分搶賑災物資。《道德經》曰:「豫若冬涉川。」有道之士處事接物,小心謹慎,連做善事也不例外。有辦法去排除弊端,又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,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、大功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