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

典故「拾穗行歌」有何寓意?

典故「拾穗行歌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沖虛經.天瑞篇》,描寫隱士林類一面在田裡拾取稻穗一面唱歌,帶出他如何看透生死;晉代《高士傳》也有記載此事。現簡述內容如下:

林類將要一百歲了,他在田裡撿拾穀穗,一邊唱歌,一邊前進。孔子的學生子貢請求見面,向他歎息說:「先生不懊悔嗎?怎麼還在行歌拾穗呢?」又問:「先生現在沒有妻子兒女伺候,離死期亦不遠,還有甚麼樂趣呢?」林類笑說:「我一向不勞役自己於名利場之中,一生與世無爭,心中從不計較利益,才使我有如此長壽。雖說我年老而沒有妻兒,且死期將至,但我樂知天命而不憂愁,所以能這樣快樂。」子貢不太理解。林類說:「死和生的關係,就像一往一返而已,如果此時死了又怎知不會在另一個世界再誕生呢?你又怎麼知道,現在營營求生不是一件糊塗透頂的大傻事呢?我們怎麼知道死後的世界不會勝過從前的生活呢?」子貢轉告孔子。孔子說:「人只想到活著的快樂,但活著也有比死更痛苦的情況。人只知道死亡的可怕,而不知道死亡其實是人生的自然休息。」

死亡,猶如一個人回到家裡,找到了歸宿之處。如果我們活著只知道「行」而不知道「歸」,就像迷了路不懂回家一樣。對於修行者而言,看透生死是第一大關,死亡只是人生的休息點,之後還會繼續另一段旅程。另外,林類說自己「少不勤行,長不競時」並不是指真的懶惰,而是不在名利圈子中勞役身心,所以能夠與世無爭;也因為內心不計較分別,故能樂天知命,延年益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