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辱之功,是名降伏。人能降伏其心者,可仙可佛,可聖可賢。
王常月祖師用了很長篇幅來勸導大家忍辱,歸結二字就是「降伏」,即降伏自己內心的功夫,不因受辱而即時生起情緒。「降伏」必須用「伏」,不可用「服」;譬如降龍伏虎,指制伏猛虎,不是收服或服從。《呂祖百字碑》第一句言:「養氣忘言守,降心為不為。」「養氣」和「降心」是修煉的最主要方法,也是性命雙修的實踐。「養氣」是命功,「降心」是性功,指降伏心猿。心猿,借指思緒不定,道教喜用心猿來形容眾生的心,不能安住,喜攀緣外境。若修行能完全制伏己心,那麼貪嗔痴便難以萌生,達到清靜之境,即《常清靜經》形容「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」,這是神仙的境界,也是佛教禪定的功夫,也是儒家克己的修養。無論仙、佛、聖、賢,莫不從修心及降心做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