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怎樣才能「知足」?

《道德經》曰:「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」經常感到滿足的人是最幸福和快樂的。可是,人的欲念無窮無盡,那麼要怎樣做才能時常感到滿足呢?為此,道家提倡「寡欲」,勸導人要適可而止,減少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過分追求,從而在簡樸的生活中領略到「知足」之樂。同時,又認為人要做到「不爭」,即是不計較、不執著。一個人愈是不計較,便愈是容易感到滿足。《道德經》曰:「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」修行之人不會計較自己的付出,亦不會執著於自己所得的有多少,所以他的煩惱不多,容易感到愉快和滿足,是與大道最為接近的人。相反,「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」,愈是計較自己擁有多少和損失了多少的人,愈是不能滿足於現狀,以致經常感到不甘心和鬱悶,這就是「無德」的表現了。因此,要學懂「知足」,先要懂得節制欲念,然後放下執著,不事事計較,這樣才能成為真正「富足」的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