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

典故「葉公使齊」有何寓意?

典故見於《南華經.人間世》,「葉公」即成語「葉公好龍」的主角,姓沈,名諸梁,字子高,被封於葉城,所以又叫「葉公」。《論語.子路》也有葉公問政於孔子的記載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葉公子高將要出使齊國,他請教孔子說:「楚王給我的使命很重要,而齊國對待使者,總是表面恭敬而辦事拖延。先生曾說:『做任何事,很少有圓滿的。如果辦不成,必定受到懲罰;如果事成,也一定憂勞成疾。只有大德的人才會沒有後患。』我的使命還未進行,就已經承受不了,怎辦?」孔子說:「天下有兩大戒律:一是命,一是義。子女愛父母,這是自然之命。臣子侍奉國君,這是人群之義。做子女與做臣子的,本來就有其不得已之處。只要按實際狀況去行事,忘記自身的利害,哪裡還有空閒貪生怕死呢?你儘管去做就是了。緊記古人所言:『要傳平實的話,不要傳達那些誇張及多餘的話,這樣才可保全自己。』言語是風波,稍有得失便有危險;古人亦言:『不要改變君主的命令,不要強求任務之達成,過度的言辭是多餘的。』你現在只要順著萬物的自然狀態,保養身中元氣,這就是自處的最高原則了。能否確實傳達君命,這就是困難的地方。」

葉公進退兩難,不論成事與否,亦感覺惶恐不安。莊子借孔子之口,表明有些事情注定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,這時只能摒除私心,泰然面對。外交辭令上,不需誇張及過分,只需如實傳話,不辱使命。這段文字亦提到「養中」,即以保養身中元氣為要,做好本分,不必計較得失,隨遇而安,自然在亂世中可保全性命。


忍辱則心平氣和,肝火不生,化作青華救苦。忍辱則心神慈善,化作南斗消災。

或有人以為,「忍辱」就是強忍怒氣,這樣對身體不好。其實,王常月祖師已不斷提醒,一切矛盾衝突皆源於因果和冤業,只能以懺悔和謙卑的心去化解。而真修行人早有覺悟,所以根本不會大發脾氣,而是心平氣和地面對。這個心,是平常心,不是偽裝大方的心。偽裝不發怒的,不是真修行人,他們仍然懷恨,伺機報仇,內心更為惡毒。而真修行人,不以忍辱為辱,凡事平心靜氣,故能養護身心,不動肝火;在度亡法事中,能以清靜神思化出甘露水,代太乙救苦天尊洗淨亡魂罪垢。真修行人亦必心存慈仁,不忍犯口業而傷害別人;在祈福法事中,自能感應星斗,消災解厄。相反,若主持法事者常懷嗔心,他們感應的又會是甚麼?

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

典故「顏回請行」有何寓意?

典故見於《南華經.人間世》。「人間世」即人間社會,這一篇多談處世哲學。「顏回請行」就是顏回向孔子辭行的事,當中提及道家「心齋」的修煉,現簡述典故如下:

顏回辭別孔子,表示要去衛國實踐自己所學,並希望改變衛君的專斷獨行。孔子回答這是送死而已,雖然顏回有道德修為,但仍未能感化他人;雖然不與人爭奪名聲,但別人未必諒解。若硬要向暴君宣講仁義禮法,猶如借別人的惡行來炫耀自己的美德,衛君一定會捉住顏回的把柄!顏回說:「我外在嚴正,內心謙虛,勉力行事,專心一志,可以嗎?」孔子說:「衛君固執己見,表面上或會附和你,但內心毫不反省,這樣做哪有用呢?」顏回說:「如果我內心正直,外在委婉,並引用古人的微言大義,可行嗎?」孔子表示行不通,認為顏回仍然自以為是。於是顏回請教更好的方法,孔子遂教以「心齋」,排除雜念,先用心去聽,再用氣去聽,因氣可以包容萬物,能夠讓心境達至虛空。若有此修為,當不為名利所動,別人接納己見則說,不接受則住口。只要心境寧靜,便不會受外界干擾,不執著於既有的想法,萬物自然可以感化了!何況是暴虐的衛君呢?

這個典故有兩個重點,一是「己立而立人」,先治好自己的病,才去救度其他人。二是最高的道德,是要把「名利」和「成見」兩種凶器磨平,在知識上有了固執成見,便只會看到別人的錯處,這在處世上是很危險的。因此,道家的「心齋」修行,就是勸人先觀照自己的不是,找出自己的病,並要恬淡忘名,與世無爭,這才是亂世中保持性命的方法。

辱我者,我不以為辱,其辱反歸他人。辱人者,人受其辱,必以辱報於己。

孟子曾說:「人必自侮,而後人侮之。」人家羞辱我,必有前因後果,或是自己做錯了事,或是對方本來脾性如此。修行人應以最大的寬容心和清靜心面對,不執著為羞辱,而要看成是解冤釋結的好機會,甚或憐憫對方的無知和衝動。一個人是否有修為,看他能否忍辱便知一二。譚處端祖師曾在河北磁州遭人無故侮辱,並被揮拳打中,牙齒崩折,嘴裡流血。旁人勸他報官,祖師沒有發怒,只是將折齒和血絲咽下肚裡,並說:「謝他慈悲教誨。」馬丹陽祖師稱讚這種忍辱功夫為「一拳消盡平生業。」另一方面,俗語說:「辱人者必自取其辱。」尤其是口沒遮攔的人,從不理會別人感受,如此口業深重,必招致報應,將來遭受連番侮辱,輪迴不息。因此,祖師勸大家,遇辱而不以為辱,辱人則必受辱報!

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

典故「薪盡火傳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養生主》最後一句,有學者將「薪」、「火」喻作「形」、「神」,亦有解為萬物生滅的自然變化,而高亨、劉武等學者認為是「不知薪盡」,不可過度損耗。配合〈養生主〉之主旨,今從高亨之說法,簡述典故如下:

《南華經》曰:「指窮於為薪,火傳也,不知其盡也。」世人僅注意到「火」帶來好處,過度拿取柴薪以為可以讓火延續下去,最終只會使柴薪提早用罄。

很多人的眼光都是短淺的,只看見名利、成就等好處,終日營營役役以求取更多的權、勢、名、利,並妄想可以永久保有及延續這些好處,卻不知道生命是有限的,過度損耗只會提早走到盡頭。不少現代人的夢想就是提早退休,因此每日花費大量精神及時間去拼搏,務求以最短時間賺取最大利益,結果未到退休已把自己弄到半死。猶如柴薪終會耗盡,養生需要及時,而不是等到退休才去關注。

大眾,忍則無明火滅,自然五臟清淨。忍則華池水生,自然六腑調泰。忍則他心滿足,自然反悔和平。忍則我量包涵,自然胸襟闊大。

此篇章曰「忍辱降心」,「忍」是忍耐之意,能按捺自己的情緒,不使亂來。常言道:「忍一時風平浪靜。」但說來容易,不少人遇到別人「冒犯」、「挑釁」,自然反應就是情緒爆發,這時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修行功夫。有些人會即時反擊;也有些人自以為高明,當下不露聲色,稍後再來大報復。前者可能還好,發洩後便平靜下來,後者則仇恨心重,每天都在密謀計算。這種嗔恨心會引起「無明火」,即因無知又引起的怒火,能快速耗損我們積累的功德。王常月祖師叮囑大家,能忍耐怒火,可以令「無明火滅」,自然身心寧靜健康。常清常靜,人的津液自然充裕,溫養丹田,讓臟腑舒泰。更進一步來說,忍一時之氣,則人心滿足,大家和諧相處,亦能擴闊自己的胸襟,增進修為。

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

典故「秦失三號」有何寓意?

典故見於《南華經.養生主》。秦失是老聃的朋友,老聃即道家創始人老子。道教相信,太上道祖是「道成身化」,歷世化作不同聖賢教化萬民,老子只是其中一個化生。「三號」即幾聲哭叫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老聃羽化後,好友秦失前往弔喪,哭喊幾聲就離開了。老聃的弟子問:「你不是老師的朋友嗎?」秦失回答:「是朋友啊。」弟子問:「你這樣子的弔喪方法,合適嗎?」秦失答:「合適啊。最初那三聲呼號,我是為了老聃這個『人』而感到悲哀的,但現在我已不這麼想了。剛才進去弔唁時,有老人在哭他,像在哭自己的孩子;有少年在哭他,像在哭自己的母親。他們因老聃的離去而聚集在一起,其中必有些是不想來弔唁卻來了的,也有不想哭而哭了的,這都是違背天道與真情的表現,忘記了自身稟受的自然天性,古時稱之為『遁天之刑』(違背天道,牽於俗情,好像受了刑戮一樣)。正該來時,老聃應時而生;正該去時,老聃順時而去。安然面對時勢,順應自然變化,哀樂之情便不能損害本心,古時稱之為『帝之懸解』(自然解除了倒掛之苦)。」

秦失痛哭幾聲,是真情流露,也是人之常情。反觀喪禮現場的人表現虛偽,甚至失實,這都是有違真性的表現。生死是所有人都逃不過的事實,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。莊子的生死觀是「安時而處順」,安然面對死亡,把生死看成「齊一」,沒有所謂生則喜、死則哀的偏執,從而使內心處於安寧的狀態,不因對生死的恐懼與離別的哀傷,影響自己的情緒和生活,莊子稱之為「懸解」,即解除了人生的苦難,真正安心無懼,這也是《養生主》一篇的養生重點。

不然前劫之債負不肯還他,今生之恥辱不肯讓他,來世之報復自然不肯放你了也。此身如何得度,此心如何得空,此道如何得修?些兒言語,尚且不能忍,這生死到頭,安能解脫?

王常月祖師演說的宿世業障,很多人都已聽過,但真正體悟的又有多少?尤其是錙銖必較的人,人家罵你一句,你必十倍奉還,這樣如何消業?明明知道人生總有災劫,卻不肯受一點屈辱及虧欠,總之絕不讓人一分,結果前生業債不但不能消減,今生又再累積糊塗帳,來世冤家又怎會放過你,必定又是十倍奉還。若今生有緣接觸正道,卻一身業障,又不肯忍辱及寬容,必定穢濁纏身,怎能得度證道?又如何清淨己心?謙下忍辱是修行的初階,這關也過不了,談何修行?幾句辱罵尚且受不了,說甚麼有能力可以面對生死關頭及解脫自在,這只是笑話而已。

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

典故「一飲一啄」有何寓意?

典故見於《南華經.養生主》,當中提及的「澤雉」,是指在鄉野草澤生活的野雞。野雞「十步一啄,百步一飲」,要飲要食便要到處奔走,但不以此為苦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草澤中的野雞,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,走一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。然而牠不希望被畜養在樊籠裡。因為養在樊籠裡雖然不用為覓食勞神,神態看似健旺,可是這不是如意的生活呀!

草澤是自然無拘束的地方,樊籠就是受到囚禁的空間。懂得養生的人,嚮往的是精神暢達,絕不會因為更多的物欲享受,而要自己受到壓迫。即使要花多點氣力和時間才能謀生,但只要是開心舒暢的,那又何妨?相反,要遭受重重約束而生活,儘管再多的名利,那又怎樣幸福快樂呢?


無始以前,至於今日,凡有冤債,只願償還,損己利他,方為解脫。永歸清淨,不生不滅,圓滿報身。

解除宿世冤債的最佳辦法,是先要覺醒自己犯下了種種惡業,真誠懺悔,衷心道歉,乞求寬恕,並用大愛的心希望與一切眾生和諧共存,永無冤結,更能修持正道,同登仙界。不少人會說:「我一生行事光明磊落,不怕報應!」聖人都會做錯事,我們豈會一生無錯?只怕是開罪了人而自己毫不察覺,更何況是歷世以來結下的冤結?就算是百世以前結下的冤結,假如有一方仍未釋懷,依然會糾纏不清下去。因此,要解除業報,必先發願「償還」,以誦經懺悔、功德法事、行善積德,以此回向歷世的六道群靈冤家債主。若然不明白業報,全不當作一回事,一身業障終難消除,加上今生所積惡業,只會穢氣纏身。真修行者,必先洗清業障,方能真清真淨,再配合功法行持,才可證達真境,否則空談修行終是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