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

典故「廢然而反」有何寓意?

出自《南華經.德充符》。廢然,指怒氣全消。反,通「返」,即恢復原本自然的狀態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申徒嘉是一個被砍掉腳的人,和鄭國子產同拜伯昏無人為師。子產對申徒嘉說:「若我先出去,你就留下;若你先出去,我便留下。」到了第二天,兩人又在一個屋裡同席而坐。子產重複同一番話,並說:「你見了我這執政大臣而不迴避,難道要和執政大臣平起平坐嗎?」申徒嘉回應:「先生門下,怎會有你這樣的大臣呢?不把別人放在眼裡,你也太過分了吧!」子產說:「你受過刑罰,看看自己的德行吧!難道還不夠你反省嗎?」申徒嘉說:「知道事情無可奈何,安於自己的境遇,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。最初大家笑我殘缺不全,我聽了立刻發怒。等到我接近先生,怒氣就全消了。我跟隨先生十九年,他從不知道我是個受刑斷足的人。如今我和你以德相交,你卻用外在的形貌來批評我,不也太過分了嗎?」子產聽後深感慚愧。

申徒嘉慘遭不幸,但他最後都能泰然處之,因為他追求的是生命的圓滿和精神的提升,莊子稱之為「游於形骸之內」。此篇章為「德充符」,「充」即充實、完美,「符」是象徵、證驗之意,亦即「道德完美的象徵」。一個人道德充沛不在於外形美與不美,如果只重視「形骸之外」,以貌取人,並且執著於名利及權位,終日營營役役,這樣的人才更見鄙俗。相反,有道的人重德而忘形,伯昏無人就是代表人物,能以善德感化大眾,一視同仁,更可使人忘卻煩憂。

聞道不明,行道有礙,為人憎嫌,為人嫉妒,為人厭惡,為人煩惱,為人賤慢,幽有鬼責,明有王法,多劫之冤根還在,來生之報復越深。

為甚麼人受不住生活的考驗,總是不能忍?這當然與個人修為有關,因為他們未能完全明白道理,沒有真切反思何謂因果報應及宿世孽緣,致使修行多有障礙,最終難以面對生活中的各種「挑釁」。譬如,愚笨的人會壞你大事,多嘴的人會說你壞話,魯莽的人會衝撞你,好像人人都存心給你找麻煩……如果這時你不好好反求諸己,任由情緒爆發,只會把惡緣繼續延伸,使人憎恨、嫉妒、厭惡、煩惱、責罵。多生的冤債仍未清還,今生又增加孽債,來生彼此的報復可想而知,而且必然遇上更多障礙。世間有王法,幽冥亦有陰律,很多冤家可以合法上陽間取債,可嘆世人不知真相。如果修行人也不懂,又從何說起呢?

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

典故「兀者王駘」有何寓意?

出自《南華經.德充符》。兀者,指受到刑罰而被斬足的人。王駘,道家的聖人,「駘」字亦有庸才、無用之意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魯國有個受刑而遭斬足的人,名叫王駘。慕名跟他學習的弟子,數量和孔子的弟子差不多。不過,王駘不教授知識,也不辨析道理,他的弟子卻能空虛而來,滿載而歸。難道真的有不言之教,僅靠無形的感化就能完成教育嗎?孔子的弟子常季很好奇,遂向孔子請教王駘是個甚麼樣的人。孔子說:「王駘是聖人。他能夠在生死面前保持心境不變,無待於外物,不受外界干擾。他洞悉萬物的變化,而堅守真正的大道。他視萬物為一體,看待自己失去的腳,就像喪失了一塊泥土吧。」常季說:「這不過是修養自己罷了,為甚麼眾人都歸向他呢?」孔子說:「古時堯舜稟受自然真性,所以能成為萬人之首,而聖人的心性同樣純正,眾人自然而然就跟從他,他何必在乎弟子的多寡呢?」

道家重視精神圓滿,形體殘缺並不會影響精神煉養。雖然萬物紛紜,但在聖人眼中沒有差別,齊同為一。他們將有形的軀殼視為暫時居所,清楚知道所見所聞皆是無常幻象。因此,即使形相不同、音聲各異,聖人都能包容,不會起分別心。正如王駘缺少了一條腿,對他來說也是自然平常的事,甚至生死大事都不會動搖他的心志。為甚麼聖人擁有這種「不與物遷」(內心不隨外境而變遷)的能力呢?莊子提出了「守其宗也」,即堅守大道,以精神德性為重,所以聖人能感召眾多弟子,以身教樹立榜樣。

能忍則能受益,不能忍則心不虛,神不靈,氣不壯,量不大,胸不開,功不圓,行不滿,見不透,思不深,智慧小,福德淺,根基薄。

道教教義的根基在「清靜」,能清靜即能忍辱、忍讓、忍耐,而且有智慧可以洞悉「忍」的背後因緣,絕非死忍、強忍、啞忍。王常月祖師在前段不斷提到,能忍則對於性命修為、法眷相處都大有裨益。不能忍,即內心仍有仇恨、怨忿,未能虛心下氣。更進一步而言,其人神魂必欠靈光,內氣不會厚壯,容量未見廣大,胸襟絕非開闊,功行難以圓融,修行亦有虧損。因此,要知道一個人的修為,看他是否能忍便可。不能忍即清靜功夫不足,見聞不會透徹,思慮不會深遠,智慧狹小,福德淺陋,修行根基薄弱。因此,要精進修行,必須能忍!

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

典故「神人之祥」有何寓意?

出自《南華經.人間世》。承接上節「不材之木」的典故,這個典故亦借用樹木作比喻,指出世人迴避的「不祥」,有道的人則以為是「大祥」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宋國荊氏這個地方,盛產楸樹、柏樹和桑樹。當樹幹生長到一兩隻手可握住那樣粗時,要拴住猴子的人就把它砍去,製成木橛。樹幹生長到三四人合抱那樣粗時,要建屋的人就把它砍去,製成棟梁。樹幹生長到七八人合抱那樣粗時,貴人和富商就把它砍去,製成棺木板。所以這些樹都不能享盡天年,半途就遭斧頭砍伐,或許這就是有用之材的禍患。古來祭祀祈福,凡是白額的牛、高鼻的豬,以及患痔瘡的人,巫師都不用他們作祭品,因為他們被視為不吉祥之物。不過,在神人眼中,卻是大吉祥啊!

神人,是指重視精神修煉的有道之士,他們追求生命的完整。典故中的無用之材,以及被世人視為不祥的人和動物,正因為不完美而能逃過一劫,安享天年。相反,愈顯得有用的人和物,愈容易受到傷害。如果大事招搖,鋒芒畢露,也容易遭受禍害。神人深諳此理,因此即使他們博學多才,也不會成為風雲人物。他們外表平實無奇,混跡於人世間,貌似「不材」,卻能減少不必要的妒嫉,平淡安然地生活。修道不需要裝模作樣,只要如實做好,即使被視作不材、不祥,仍不改大道之真。

能忍於心者,必有益於性命。能忍於教者,必有益於法眷。

此章談忍辱,一方面王常月祖師強調自身的心性修養,勸導我們以清靜智慧應對一切風浪和突變,尤其關乎宿世和今世的業力,需以懺悔、謙卑之心反思自己的問題,如此必能有益於性命修行,既提升自身修養,也可守護真氣。另一方面,祖師特別提到「能忍於教者」,在教門服務和學習不免會遇上是非和糾紛,緊記必須抱持謙和、包容和忍辱的心去面對,這樣才能與法眷(即同門道友)和諧相處,互相扶持。若有一人按捺不住大發脾氣,便破壞了同修大眾的凝聚力,甚至引致各人嗔恨和離散,惡報甚大,不能不慎。

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

典故「不材之木」有何寓意?

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人間世》。與前面幾個典故談及人與人相處之道不同,這個典故主要講述在混亂的時勢應如何自處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有一個叫「石」的匠人去齊國,途中看見一棵被人當作土地神的櫟樹。這棵樹極大,樹蔭可以遮蔽數千頭牛,樹幹有百圍之粗,高臨山頂,分枝可以用來造十幾艘船。觀賞的人像在鬧市一樣擁擠,而匠人卻不瞧一眼。徒弟問:「我自從跟隨先生學藝以來,從未見過如此上等的木材,但先生不肯看一眼,只往前走,為甚麼呢?」匠人答:「這棵樹沒有用處,用它做船必定沉沒,做棺槨則容易腐爛,做器皿亦很快毀壞,做門窗會流出脂液,做屋柱會生蛀蟲,這是不能取材的樹啊!正因為沒有一點用處,它才能如此長壽。」晚上,匠人夢見櫟樹說:「你拿甚麼東西和我相提並論呢?你要把我和有用之木相比嗎?那些楂、梨、橘、柚等果樹,果實熟了就被摧殘,都是因為它們有用而苦了一生。我求做到無用的地步已經很久了,好幾次幾乎被砍伐而死,所以無用正是我的大用。而且你和我都是物,為甚麼要互相輕蔑呢?你不過是將要死亡的人,又怎會懂得沒有用處的樹木呢!」

所謂「無用」,不是指完全沒有價值的廢物,莊子在另一個典故「雁默先烹」說明了沒有用處反而先被淘汰。典故引出的「無用」是要告訴大家,在亂世及複雜的環境下,無論自己多有才能,也要保持平實的態度。如果像果樹般香氣四溢,則容易令人垂涎,引人採摘及折枝,甚至砍伐,招來殺身之禍。

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

能忍於國者,必有益於朝廷。能忍於家者,必有益於骨肉。能忍於身者,必有益於精神。

孔子說: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我們往往因為一念之差,在小細節上沒有克制自己,就擾亂和破壞了原來的部署和苦心經營,以致功敗垂成。如果我們能保持清靜,能控制情緒,能反省懺悔,那麼遇上波折起伏時,便不會被情緒牽著走,而能顧全大局。這是一種修行,是需要磨練的。若治國者有此忍耐心,善聽民意,不因異見而生怨念,這樣必有益於國家。在家能忍的,則有益於至親之間的和諧,否則「贏咗場交,輸咗個家。」這樣值得嗎?王常月祖師在這裡連用「能忍」,希望大眾如實做到,這樣對自己身體也是好的,必有益於精神健康。

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

典故「愛馬者失馬」有何寓意?

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人間世》,通過顏闔與蘧伯玉的問答,說明為人處事如何避免危險。螳臂擋車、虎媚養己者、愛馬者失馬,這三個寓言並非獨立,而是連貫的,都是談論人與人相處的至理。現將典故「愛馬者失馬」簡述如下:

蘧伯玉告訴顏闔:「一位愛馬的人,每天親自用漂亮的竹筐去接馬糞,又用珍貴的大貝殼去接馬尿。偶然有蚊虻叮咬在馬身上,那位愛馬的人假如出其不意地拍打蚊虻,馬就會受驚,把勒口咬斷,把籠頭撞毀,連束縛在胸前的絡帶也一併毀壞。本意是出於愛馬,結果卻適得其反,怎能不謹慎呢﹗」

愛馬者全心全意寵愛馬匹,但馬不領情,蘧伯玉因而疾呼:「可不慎邪﹗」這是告訴顏闔,不論對方蠻橫如虎,或溫馴如馬,都必須小心謹慎地相處。「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!」自以為真心對待他人,但他人未必領情。一旦觸怒對方,昔日種種照顧和恩惠立即煙消雲散。如果逼不得已要面對這類在上者,莊子提出了「全身」的方法,首先要衡量自身力量,並要按各人的心意因勢利導,也要小心在上者不領情,隨時打發自己或起殺機。總之,只可順應,不能違逆,否則禍患難免。

忍辱則脾土不燥,化作五行正氣,戊己刀圭自產。忍辱則法身不漏,化作莊嚴妙相,光明正大現前。

一個人脾氣差,除了傷肝,亦令津液虧損。中醫理論認為,脾喜燥,但也不能過燥,津液虧損是脾過燥的病徵。有修養的人,性情中和,忍辱安靜,自然不動肝火,脾土不過燥,津、氣亦會充足。「戊己刀圭」指丹藥,是道教內丹術語。「圭」由兩「土」組合而成,指的是「戊土」和「己土」。真水聚於「己土」,真火聚於「戊土」,水火交合而能內煉丹藥。王常月祖師指出,忍辱修行達到一定功夫,心神常清常靜,思慮亦減,身中稟受五行正氣,並能煉養內丹。相反萌生怒氣怨念,便失清靜,無論如何煉養,也不會產生體內丹藥,甚至破壞自己煉養的「法身」。若要護持「法身」,必須忍辱不嗔,才能化作莊嚴妙相,散發金光。修行的是光,抑或邪氣,其實無所遁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