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

典故「御風而行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逍遙遊》,談及「有待」與「無待」的問題。「有待」,即是有所依賴、有所外求,仍然受到某些條件的束縛,這與「逍遙」還是有距離的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列子能夠乘著風勢而飛行,輕妙而自得,連續飛行十五日才折回。能駕馭風的有福之人,在世上是不多見的。這樣的飛行雖然可以免去步行之累,但至少對風還是有所依賴的。

在世人眼中,飛行已經是自由灑脫的神奇境界。然而列子飛行的前提是要有風,否則便須腳踏實地走路。即是說,這時候的列子仍未完全得道,仍依靠風而飛行,有改進的空間。凡是有所依靠即是有束縛,未能達到「逍遙」。莊子在這裡不是討論有風和沒風的問題,而是要指出不受束縛的逍遙境界。不受世人褒貶所影響,也不需在乎別人的眼光而獲得存在感,從不在世人的影子下生活……破除外在世界對自己的束縛,這才是得道逍遙的第一步。

世間眾生身,皆是血氣結成。嗔根自從無始劫前,早已種下這無明孽火,所以遇事順心,心生歡喜,不知歡喜變作冤家。觸境逆心,心生嗔怒,不知嗔怒便是劫根。

世間一切有形眾生,皆是暫假因緣,由血氣而組成,血敗氣絕即緣盡此生。或問,為何大部分眾生仍然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?答案就是「無明孽火」。「無明」就是無知,是內心生起的貪嗔癡影響。這團「孽火」來源於數之不盡的「無始劫前」,皆因嗔恨心而犯下無數的殺業、惡口業等,傷害了不少眾生,結下了一大群冤家債主,而且損害了靈根,使我們轉生時受到不同的苦難,也欠缺了智慧。當我們遇事順心時,自然心生歡喜,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惡運,我們便失去智慧,歡喜的人也變成冤家,一切都變得更壞。因為靈根受損,若再加上福德不足,面對逆境便很難降伏怒火,只懂埋怨別人,殊不知這又是惡性循環,愈是嗔怒愈傷害靈根,最終成為萬劫之罪根,輪迴而不見終點。

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

典故「小年不及大年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逍遙遊》。年,即壽命,「小年」和「大年」即短命和長壽。上文提到「小知不及大知」,其實都是莊子隨俗說出小與大的區別。道家主張萬物齊一,但世人未能超脫,故有「大小之辯」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朝生暮死的菌類,永遠看不到月亮的陰晴圓缺。夏蟲在一季之中便已經生來又死去,永遠不會懂得春去秋來四季的交替,這些都是短命的生物。楚國南方有一隻神龜,以五百年為一春,五百年為一秋。上古時期有一棵大樹,甚至以八千年為一春,八千年為一秋。而彭祖這個人只活了八百歲,卻一直以長壽之名流傳後世,眾人都羨慕想倣效他,不是很可悲嗎?

即使面對著茫茫浩瀚、無窮無盡的天地,我們亦很難理解甚麼是天長地久,更難以認知大道的玄妙,猶如朝菌不知日月交替,夏蟬不知四季更迭。無論是朝菌、夏蟬、神龜等,都會在「有限」的生命終結,即使是八千歲的大樹,亦終有敗壞的一天。「小年」固然不及「大年」,然而「大年」若與「更大之年」相比,則「大年」亦成「小年」。因為無法超越「有限」,所以亦未達到真正的逍遙。如何能夠得道逍遙?下期會細述莊子的「無所待」。

筆走龍蛇,終是無能之語,人所憎厭,己所羞慚,與禽何異,與獸同群,卻從何來?這病根,悉從不能降嗔心來。不能降嗔心,又從不能忍辱來。

上文提到,怨恨嗔怒只會令自己靈根受損,來生五官感覺亦受影響,甚至不能說話,只能靠文字傳遞訊息。即使文辭揮灑自如,始終不及開口發聲。如果前生非常憤世嫉俗,憎人怨人,今生報應便是「人所憎厭」,不受人歡迎,甚至常被羞辱,感覺無地自容,如禽獸一樣,不受尊重。為何會有這樣的遭遇呢?一方面可能是今生自己處理人事不太理想,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從宿世的嗔心而來,自招惡業。因此,今生若是經常發脾氣,便要透過修行降伏嗔心,並要謙卑忍辱。如不懺悔反思,嗔心不但火燒功德林,更會損壞靈根,使自己生生世世受苦。

典故「小知不及大知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逍遙遊》。上文提到大鵬可以飛到九萬里高空,今次則講述地面上的小蟬和小鳥限於自身識見,無法想像大鵬高飛的遠大境界,於是冷嘲熱諷,自以為是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地面上的小蟬和小鳥譏笑大鵬說:「我們奮力而飛,碰到榆樹、枋樹就止息。有時沒有氣力飛不上去,那麼落在地面就是了,何必飛到九萬里高空而南去呢?」到近郊去的人,只需帶備三餐糧食,當天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;到百里外的人,要用一整夜時間舂米準備乾糧;到千里外的人,要聚積三個月的糧食。大小境界各有不同,這些小蟲、小鳥又知道甚麼呢!

莊子總結以上內容為「小知不及大知」,猶如有人會說:「為甚麼要去看珠穆朗瑪峰呢?香港也有高山,為何要花時間去這麼遠呢?」當我們局促於狹隘的眼光,習慣了封閉的日子,再看到那些豐富多樣的場面時,便突然不曉得如何自處,這就是境界大小的不同。典故亦提到,遠行需要積糧,志向愈遠大,所需的準備功夫便愈多。如果我們都像自滿的小蟲、小鳥,又怎會知道乘風而至九萬里的意義呢?根本無法想像小天地以外的大世界吧。

啞人無言,雖有千愁萬苦,不能訴於人前,百慮千謀,不能吐之出口,向人惟有手動內知,甘苦難伸,一遭病厄,艱難苦惱,雖父母不能知,即妻兒不能曉,胸藏韜略,也為廢棄之人。

王常月祖師指出,有些眾生抱著怨氣、憤恨,或滿口惡業,將來輪迴轉生,很大機會投生到「閉門塞竅」之軀。譬如不能發聲,雖有很多憂愁苦悶想要傾訴,或有計劃謀略想要施展,但都不能直抒胸臆,最多只能透過文字表達。生活的困苦、身體的病厄,或有苦惱和抑鬱,千言萬語,就是說不出來。即使是父母和妻兒也難以明白自己的內心。為何會這樣呢?答案就是靈根受損,與我們的嗔恨心有關。雖然宿世的事難以追悔,但今世又怎能不好好警戒!怨恨嗔怒,會破壞我們的清靜本性,實在不可不慎!

典故「北冥有魚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逍遙遊》。冥,形容海水之深黑。「北冥有魚」講述北方的大海有一條巨大的魚,不是人所能想像的。由此還引申了另一典故「小知不及大知」,下期會再細述。現將「北冥有魚」典故概述如下:

北海有一條大魚,名字叫鯤。鯤之巨大,不知道有幾千里。鯤變化成鳥,名字叫鵬,鵬的脊背也長達幾千里。當牠奮起而飛時,翅膀猶如遮蓋天邊的雲彩。海波動蕩時牠便乘風飛到南海。《齊諧》這本書記載了怪異的事,書中說:「當大鵬遷往南海的時候,從海面拍擊水花達三千里高,乘著旋風直上九萬里高空,憑藉六月海動的大風飛徙到南海。」像野馬一樣在高空遊動的雲氣,飛揚的塵埃,和所有活動的生物,無不因任自然氣息而相吹動。我們看到深藍的天空,難道就是天上真正的顏色嗎?或是天空高遠而無法看到盡頭而已?大鵬在高空往下望,其實就像我們在地面仰望天空一樣無法辨明正色吧。

莊子於第一篇《逍遙遊》開首便引出此典故,是要將讀者的思想帶進高遠的境界。很多人說這是一個寓言、故事,如果我們一開始便認定莊子創作了假故事,那麼便不能踏入道家逍遙之門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,我們總是受到身處時空、固有常識、世俗觀念等限制而困在狹窄的世界,無法看到外面的廣闊天地。莊子開首便告訴我們意想不到的事,用意深遠。「北冥有魚」就是首要打破我們的眼界。

瞽人無目,雖有五色光明,金碧生輝,霞雲炫彩,也不受用。縱使千嬌百媚,美貌如花,眾侮群欺,如提傀儡,也只得承受了。從此滅了靈根,與陰司何異?

王常月祖師說得很坦白,所謂聾人、盲人等,一方面是指嗔恨心會使人「閉門塞竅」,失去理智,看不到別人的善良,聽不到別人的善語,只深深記著別人的不是;另一方面是指嗔恨心會使我們種下孽根,來世投生「閉門塞竅」之軀,不是眼力不好,就是耳力不佳。眼前雖有良辰美景、金銀珠寶、祥雲彩霞,也不能欣賞。另一類情況是,縱使自己有千嬌百媚的樣子,別人卻像盲人一樣看不見你的美,並且百般欺負,有些人甚至一生只能做傀儡。至於有人自認一生種下大善根,或有大修行,但從不壓抑自己的怒火,將來輪迴轉生則有機會成為「阿修羅」(或為天魔、鬼王,這類眾生便是有大福報但未能降伏自己的憤怒心)。種種原因,皆因生前靈根受損,來生便與地府受罪無異。為何靈根受損呢?就是我們的一點嗔心吧!

典故「齊人攫金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沖虛經.說符篇》,又見於《呂氏春秋.去宥篇》。攫,有奪取之意。攫金,即奪取金子,典故諷刺那些利欲薰心而不顧一切的人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從前齊國有人日思夜想擁有很多金子。有一天清晨,他整理衣冠後便來到市集,走到賣金子的店鋪裡,突然就奪走一把金子離開了。衙役把他逮住,審問他:「這麼多人在市集,為甚麼你還有膽量搶走人家的金子呢?」齊人回答他說:「我抓起金子的時候,根本看不見人,眼睛只看到金子而已!」

齊人的行為可以用財迷心竅、利令智昏等語來概括。物質財富、玩樂享受,是大部分人的追求,假使因為利欲薰心,放縱邪念而做出愚蠢的行動,就顯得可笑。有些人眼裡只有財物,不問自取;有些人只管借錢賭博,而自己根本無力償還;有些人只管滿足色欲,眾目睽睽下做出僭禮行為。列子借此典故警惕我們,不要因一時的鬼迷心竅而做出膽大妄為、自欺欺人的事情。

這個聾人無耳,雖有五音六律,笙簧迭奏,鸞鳳齊鳴,也不受用。縱使詈罵如雷,譏誚如鼓,也只得承受了。從此滅了靈根,與畜牲何異?

前文提到嗔心嚴重的人,如同「閉門塞竅」,耳根、眼根、舌根等皆受損。試想想,當我們滿腔憎恨時,即使事件告一段落,仍會連續幾天深深不忿,吃美食也味同嚼蠟,看電視也不知所云,聽音樂也心有所牽,聽不出如何悅耳,所以王常月祖師說:「五音六律,笙簧迭奏,鸞鳳齊鳴,也不受用。」五音六律,就是古代的音律,包括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個音階,和古樂十二律中的六個陽律。笙,是由十三至十七根竹管組成的樂器,內裡安裝了簧片,吹奏時聲音十分和諧,猶如鸞鳥與鳳凰和鳴。不過,當人的內心充滿嗔恨時,鸞鳳等吉祥神鳥是不會走近的,相反只會招來邪魔妖怪,影響運氣,諸事不順,最終受影響的只有自己。因此,嗔心一起,感官即「閉門塞竅」,靈根亦已受損。沒有覺醒,沒有懺悔,只有享欲和憤恨的生活,這與畜牲又有何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