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

典故「莫逆之交」有何寓意?

莫逆之交,亦作莫逆之友,原文是「莫逆於心,遂相與為友」。在《南華經.大宗師》出現了兩次,一個典故有關「子祀、子輿、子犁、子來」四位友好,另一個典故如下:

子桑戶、孟子反、子琴張是好友,他們共同表示:「誰人交往可以不著於相?誰人幫助他人而不著於相?誰人登上頂峰及遊於沒有窮盡之處而不懼生死?」三人相視而笑,心心相印,認定彼此是最好的朋友。某天,子桑戶死了,還未下葬。孔子派子貢去助理喪事,只見孟子反和子琴張,一個在唱歌,一個在擊樂,二人又互相對唱:「啊﹗桑戶呀﹗你已經歸本反真了,而我還在做人呢﹗」子貢看不過眼,質問他們:「這樣對死者唱歌,合乎禮嗎?」孟子反、子琴張相互看著對方,再向子貢笑說:「你又怎會懂得禮的真實含義呢?」

「莫逆」即沒有違背,相互順心,情投意合。典故中三人志趣相投,理念一致,同樣不為現狀所迷惑,內心早已跳出了物質世界,並抱著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。三人在精神上互相溝通,不須多言便知彼此想法,從不著於形相,所以不拘泥於世俗之禮。面對朋友離世,他們將敬禮融入於音樂中,將「禮」提升到自然無相的境界。而三人「相視而笑」,就是心有靈犀,而且意向一致,這便是真正的「莫逆之交」。

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

大眾,既知生死兩途,輪迴苦惱,便當發願生心,以求出世。

本章為「清淨身心」,修行不離此身和心,方法就是「清淨」二字,目的是解脫生死輪迴之苦,證道歸真。王常月祖師直言,皈依道門,當知眼前只有生和死兩條路,若要超升入道,須先「發願生心」。儒家講求「立志」,如孔子云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。」道教則強調「發願」,如呂祖曾發願:「度盡天下人,方證位真仙。」有了發願,修行才有明確方向。那麼,道門弟子要發甚麼願呢?信奉大道者,必以證道成仙為首要目的,另一方面可發願眾生皆得離苦證道。王常月祖師教導大家,可先發願「以求出世」。「出世」不是指身軀離開塵世,而是內心不受世俗污染,要有清淨的功夫,即《重陽立教十五論.離凡世》所指的「身在凡而心在聖境」。生活離不開世俗,但心靈必須保持純真簡樸及覺醒,方可免於沉淪。

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

甚麼是「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」?

「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」,即正確看待生命的意義,也能正面看待死亡,無所畏懼。典出《南華經.大宗師》,與上回提到「懸解」的典故同一節,子祀、子輿、子犁、子來是莫逆之交,今次講的是子來和子犁的對話。

子來病得快要死了,他的妻兒圍著他哭泣。子犁前去探問,叫他們無須害怕生死的變化,又對垂危的子來說:「你將會變成甚麼?又會到哪裡去呢?會變成鼠肝嗎?會變成蟲臂嗎?」子來說:「如同父母安排孩子的去處,孩子都會聽從。大道造化眾生,也讓我們走近死亡,我們能夠蠻橫不順嗎?陰陽之道是沒有錯的,天地給我形軀,用生使我勞苦,用老使我清閒,用死使我安息。因此,如果我們正面看待生存,也應該正面看待死亡。如果一個工匠化鐵造物,鐵塊跳起來說:『我一定要做莫邪寶劍!』工匠必定認為是不吉祥的鐵。猶如天地讓我們獲得人的形體,就說:『我一定要做人!一定要做人!』這也是不祥的!天地是一個大熔爐,大道就是工匠,把我安排去哪裡,都是自然的。」

自然給予我們這個形體,而人生總有快樂,也有勞累的時候,這都是自然的。活著時常感到疲累,老年才開始安閒一點,到死去才是真正的安息。若說生存是樂事,那麼死亡和生存都是一個整體,沒甚麼需要擔心。人的一生有高有低、有苦有樂、有生有死才是自然;當我們能平靜面對生死無常,就能漸漸超脫固有的精神束縛,達到「懸解」的境界。典故中的鐵塊和人形,因為有了分別心,才執著要化成名劍,要標籤自己是人,但這都不是自然的。

大眾,急須猛省,早除人我相,急悟生死因。忍辱降嗔火,空中現法身。七情隨念滅,萬福身心存,罪孽償還淨,方為劫外人。

大家都知道生命無常,然而我們在福德滿盈時,往往只會享受人間快樂,完全忘記了無常的迫近。一旦死亡來臨,要悔恨已經太遲,孽債無力償還,又陷入萬劫不復的輪迴之中。王常月祖師再次苦口婆心規勸大家,要趁意識仍清醒時,急須猛回頭,不要再爭拗你我他的不同,及早參悟生死的因果報應才是當務之急。知道因果,才會忍辱,才會降伏嗔火。內心要達到常清常淨,減退貪嗔,法身才會自現,這不是從學「術」而得,而是道德心性。當我們可以調節七情,不隨便鬧情緒,吉祥福樂就在其中。若再精進懺悔,消減罪孽,方可超脫災劫,擺脫輪迴,關鍵在於悟死、忍辱、滅情、消孽,捨此皆不是修行。

甚麼是「懸解」?

懸,即倒懸。常人受到哀樂等情緒的束縛,就像遭人倒掛;而懸解,即解除束縛,精神獲得自由。《南華經》〈養生主〉、〈大宗師〉同有提及「懸解」。現簡述如下:

子祀、子輿、子犁、子來,四人深明生死存亡是一個整體,由於大家理念相同,就成為了莫逆之交。某天子輿生病,子祀去探望他。子輿說:「造物者多神奇呀!把我的身體弄成這般又好又巧的樣子!」原來他已經彎腰駝背,五臟的脈管凸起,頭藏在肚臍下,兩肩高出頭頂,髮髻直指天空,但他心中依然安閒無事。子祀問:「你討厭這副模樣嗎?」子輿答:「不會,假使把我的左臂變成雞,我就叫牠報曉。把我的右臂變成彈丸,我就用它去打班鳩。把我的尾骨變成車,把我的精神變成馬,我就乘坐這輛馬車,也不用另外去求馬車了﹗總之,有所得,是靠時機;有所失,就要順應。心裡安於時局的變遷,坦然面對一切變化,哀樂等情緒便不會侵擾內心,這就是古人指的『懸解』。那些不能自解的人,是被外物所束縛住了。若人力不能勝於自然,我何必討厭變化呢!」

子輿將死亡視作自然,能夠坦然面對,就是一種「懸解」。他的一大段比喻,旨在說明我們身心都在不斷變化中,這個變化都是自然安排,實在無須難過。人的一生也在變化不定之中,生死存亡只是其中一部分;有了形體不代表是約束,失去了也無所謂悲哀,這就是「自然」。

不能降伏其心者,可鬼可魔,可妖可畜。此等人,無明窟烈火未消,黑地獄油鍋正沸,一團冤孽,三世惡因,多劫多生,不能明道,深可哀憫。

學道之人,千萬不可以只重視「術」的方法而忽視心性修行。要與「道」感應,這是修心的功夫,「降心」是其中最重要一環。無論環境順逆或變易,都能以清靜的心面對,這才是真正的學道之士。相反,只知修善積福而不修心,控制不了情緒,不能忍辱,甚或將負能量加諸別人身上,這是有福而無德,最多只能成為有福德的鬼眾或天魔;假如積福也沒有,福德皆缺,只可成妖或成畜。王常月祖師直言,此等不能降心者,充滿無明之火,嗔恨心從未消滅,地獄之門早已迎接他們,而業力招來火燙油鍋,半點不能怨人。我們都是帶業而投生於世,本來就是一身冤孽,多世以來積下種種惡因,以致多生多世都要承受果報。若今世錯過學道修心,又不知要等何劫何年,實在令人哀憫。

甚麼是「四悟」?

與上次提到的「破三關」一樣,「四悟」是學術界對《南華經.大宗師》內有關悟道過程的歸納用語,包括「朝徹」、「見獨」、「無古今」和「不死不生」。現簡述如下:

女偊告訴南伯子葵,他將道術傳授給卜梁倚,九天之後,卜梁倚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,心靈猶如早上的陽光照遍萬物(朝徹)。當照遍萬物後,進而體悟到永恆存在的大道(見獨)。體悟之後,進而超越古今的時限(無古今)。最後,他進入了不生不滅的境界(不死不生)。

「四悟」是學道過程中內心狀態的變化。我們處身於不斷變易的世界中,只有經常保持內心清靜,才可以完成學道的進程,甚至達到證道的境界。「朝徹」就是剛開始時,因覺悟而豁然開朗的心境。「見獨」是體悟到大道的存在,「見」即是一種體證,「獨」就是獨特永存的大道。「無古今」是指超越時間的局限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差別。「不死不生」是證道的最後體驗,沒有了生死輪轉,打破了人天限制,不再受物質、時間、空間、生死所局限。

忍辱之功,是名降伏。人能降伏其心者,可仙可佛,可聖可賢。

王常月祖師用了很長篇幅來勸導大家忍辱,歸結二字就是「降伏」,即降伏自己內心的功夫,不因受辱而即時生起情緒。「降伏」必須用「伏」,不可用「服」;譬如降龍伏虎,指制伏猛虎,不是收服或服從。《呂祖百字碑》第一句言:「養氣忘言守,降心為不為。」「養氣」和「降心」是修煉的最主要方法,也是性命雙修的實踐。「養氣」是命功,「降心」是性功,指降伏心猿。心猿,借指思緒不定,道教喜用心猿來形容眾生的心,不能安住,喜攀緣外境。若修行能完全制伏己心,那麼貪嗔痴便難以萌生,達到清靜之境,即《常清靜經》形容「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」,這是神仙的境界,也是佛教禪定的功夫,也是儒家克己的修養。無論仙、佛、聖、賢,莫不從修心及降心做起。

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

甚麼是「破三關」?

「破三關」出自《南華經.大宗師》「南伯子葵問女偊(偊,粵音羽)」一節,是學術界對女偊悟道過程的歸納用語,包括「外天下」、「外物」和「外生」,另又有「四悟」之法。現簡述如下:

南伯子葵問女偊:「你的年紀很大了,而面色如同孩童一樣,這是甚麼緣故呢?」女偊說:「我聽說了『道』的義理。」南伯子葵問:「我可以學得到『道』嗎?」女偊說:「不可,你不是合適的人!那個叫卜梁倚的,有聖人之才,可惜他沒有聖人之道。我有聖人之道,但沒有聖人之才。我堅持將聖人之道傳授給卜梁倚,三天後,他便能把天下事置之度外(外天下)。七天後,他能把萬物置之度外(外物)。九天後,他能把生死都置之度外(外生),心靈猶如太陽般光照萬物,並體悟到獨立運行的大道,最終超越古今的時限,進入不生不死的境界。」

所謂「聖人之才」和「聖人之道」,前者是天生的材質,後者是大道的理論,女偊說自己沒有「聖人之才」是謙詞,而「破三關」就是證道的方法。「外」即捨棄、看破,「外天下」是捨棄世間俗事;「外物」是捨棄物質操控;「外生」是看破生死定律,達到忘我的境界。「破三關」分別需時三日、五日、九日,但這不是實數,而是形容難度的增加。要做到返璞歸真,需經過長時間修行,逐一擺脫世俗價值、物欲牽繫,最終勘破生死之機,精神得到徹底超脫,不再怖畏、迷惑、疑慮,才是真正的解脫證道。

一切能忍,一切能受,不為榮而生喜心,不為辱而生嗔心。不任一切色聲香味觸法,一切眼耳鼻舌身意,一切山河大地,一切草木昆蟲,而生其心,則智光朗出,法身圓成。

《南華經》曰:「安時而處順,哀樂不能入也。」安於時機並順應變化,哀樂之情就不會進入心中,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,都不會搞亂自己的情緒,不會大喜大哀。道門修行最重視修心,而「清靜」就是真一不二法門,絕不因虛榮名利而生傲慢自滿之心,亦不因一時屈辱而生憤恨復仇之心。若任由六塵(色聲香味觸法),引起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之欲,深陷不能自拔,即去清靜已遠。王常月祖師指出,明瞭因果業力,忍辱不嗔,淡然面對一切順境和逆境,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。一切環境變化、萬物生滅,都不影響內心清靜,方是修行的極致。如此智慧之光自然明亮,常人不能看見,而法身早已圓滿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