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大隱隱於市」有何寓意?
古人常言:「小隱隱於野,大隱隱於市」。「隱」不是把自己藏匿起來,修行也不一定要退居山野,在繁華都市尋找心靈淨土才更考驗修行人的清靜功夫;當時勢需要及機遇成熟,更需要濟世行道,匡扶社稷。《南華經.繕性》便提到古代隱士之特性。現簡述內容如下:
真正的隱士並不是說,要藏於山林之中,將自己身體隱藏不現;也不是要閉塞言詞而不宣示,亦非潛藏智慧而不發表,「隱藏」只是因為時勢和命運都出現危險而暫時隱退。若然時機命運順利,便應將大道行於天下,功成而不留痕跡。若時運不順又身陷困厄之中,便要深藏緘默,靜心等待,這是保全自身的方法。古代能保全自身的隱士,不用辯說來顯現智慧,不以機智來困累別人,也不讓小聰明來損害個人德性,能傲然獨處於身處的空間而恢復簡單素樸的真性,這樣有甚麼憂慮呢?
真正的隱士不論在甚麼地方,也能以內心的恬靜涵養智慧和生命。藏於山林避世者是「小隱」,自古以來的真隱者,並不是不出山、不說話、不發揮才智,只是有道則現,無道則隱。能濟世行道,也能急流勇退,不問功與名,這便是大隱之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