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我們的「口」也要修行嗎?

所謂「禍從口出」,我們經常不自覺「以口傷人」,在無意之間自召惡業。言談和舉止同樣是人格的外在表現,所以我們實在不能不重視「口」的修行。說話太多不單損氣傷聲,更容易令人心情變得煩躁。古時道教就有一種「不語」的苦修方法,金代郝太古祖師便曾經在沃州橋下團坐,六年間不發一語來練就心性。當然,我們今日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甚麼都不說話。正如《道德經》曰:「希言自然。」道祖勸我們是少說話,既要應說便說,也要慎防妄語、惡口、是非和綺語。《清微禮斗科》中有一段「懺悔文」:「綺妄謟讒兼兩舌,悖辭詬詆恣凌人。」勸人要懺悔自己日常種下的語業,若能夠改過遷善,上天才會賜福予世人。另一方面,口能傷人,亦能助人,若能多說誠實語、鼓勵語、溫柔語、慈愛語,這亦是修行善德的一種。說話的語氣也不防溫柔和順,令人聞之欣慰;若能化干戈為玉帛,轉戾成祥,則其功德更大。元代丘長春祖師以「天道好生」一語來勸止成吉思汗殺戮,救濟萬民,便是一個好例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