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為甚麼有「與人方便,方便自己」之說?

《道德經》說:「既以為人己愈有。」幫助別人自己亦能有所得,但這裡的「有」是指精神上而非物質上的富足。所謂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為人家解決困難,並非希望得到甚麼回報,但能夠為人紓困,自己的內心也會感到欣慰。有的人做了好事後發覺沒有得著,又沒有人知曉,之後再遇到行善的機會時就變得猶疑,或會將力度減少。修行人的宗旨是,做了一百次助人之事,即使一無所得我們也要堅持助人的信念。可是,現實中很多人只會考慮到自己的方便和利益,少有顧及他人。舉例說走廊上有一張椅子擋著路,多數人會繞過椅子前行,很少人會移開椅子使通道變得暢通。移開椅子是舉手之勞,卻能利己利人。如果人人做事都只顧一己的私利,這世界將會變得一片冷漠。道經說「無量度人」,仙真能夠得道,是因為他有度世之心,發願為眾生解困,最終成就了自己,故《道德經》云:「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」所以說,給人方便,其實也是成就自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