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身處俗世之中,我們必須面對不同的人和事,即使修行也不能避免接觸俗務。如何做到百花叢中過,片葉不沾身,就是對修行者的考驗。王棲雲祖師指:「修行人外緣雖假,不可不應。應而無我,心體虛空。事來無礙,則虛空不礙萬事。」心常清靜,志不動搖,應物便可不迷。不迷其中,不執其端,外緣縱使如何困擾,也可淡然處之。事來則應,事去則靜,沒有執著心,沒有妄想心,這就是修行了。
不少人經常抱怨自己難作修行,又沒有福氣在靜處修煉,惟有在俗世中隨波逐流,或背人是非,或酒肉歡娛,皆是身不由己。不過,我們往往給自己太多藉口,心裡原諒自己的過錯,令心志不自覺沉溺著迷。因此,王棲雲祖師告誡大家:「居大眾中,及有作務,專防自心,不可易動,常搜己過,莫管他非,乃是功行,事臨頭上,便要承當,諸境萬塵,不逐他去。」身處塵寰之中,最重要是自我檢束和反省,並敢於承擔責任,勇於接受批評。「莫管他非」並非縱容罪惡,而是勸我們不要只窮於針對別人而忽略了自己的缺點。
面對複雜多端的世界,我們最重要是做到自我覺醒,知足知止,入世而不迷,而不是逃避現實,或陷溺其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