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欲要清靜身心,我們可以透過各種修持,如誦經、靜坐、氣功等方法安頓。不過,丹道氣功、武術運動、唱經拜懺、符咒法術、山醫卜相等道術,是「修煉」的層次而已,只屬修行的階梯,並非修行。另外,若只是勤習經本,進修學問,那是「修學」的功夫,只屬修行的「資糧」,也不是修行。
無論是修煉、修學,均有助於修行,卻並非真正的修行。求真學問、真功夫,必在修正心靈與行為的成就。減損惡念欲望,去除貪、嗔、癡,得心靜、理正、行淨,便是實實在在的修行。此不分宗教,道必日進,故老君曰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」要做好修行功夫,我們必須遵守戒律,禁絕殺盜淫邪,心常起善念,口常說善言,身常作善行,如經云:「不履邪徑,不欺暗室,積德累功,慈心於物。」即使在沒人見到的地方,也要自律守戒,這需要我們時刻保持清靜和覺醒的心。
衡量一個人的修行功夫,絕不是憑法力高強、神通變化或言論卓越,而是心性品德。所謂「靜能生慧」,生命的大智慧是從清靜的功夫顯現出來。只有降伏心魔,圓滿善德,才是修行的真功夫。所以,如只是修煉和修學而不除貪、嗔、癡,這根本談不上是修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