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

做人為何不可太聰明?

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聰明伶俐,但不少人卻因為太過聰明而令自己煩惱。很多時,人不快樂的原因就是自己太聰明,忍受不了別人的少少愚蠢,不自覺產生怨嗔。有些聰明人更喜歡每事猜算量度,錙銖必較,自以為醒目,不會被人佔便宜,最後卻因執著而害苦自己。
事實上,聰明不是不好,它代表理解力高,心思細巧,但假若我們被聰明所累就不好了。

對修行人來說,他們追求的不是聰明,而是人生智慧。《道德經》曰:「我愚人之心也哉……俗人察察,我獨悶悶。」就是說,世人都追求精乖聰明,而聖人就追求呆呆笨笨的智慧。有些小心眼的人,認為老子是教人故作糊塗,裝瘋扮傻。其實,這是修行人外昏內明的功夫。愚不是真笨,而是像水般隨世而流,但內心卻清清楚楚。「愚人」不會賣弄聰明,與人相處自然而然,不會給人家壓力。他們看起來平凡庸碌,毫不特別,而且不計較個人利益,所以被看成是傻瓜。「俗人察察」則是指「聰明人」對任何事都很精明,事事精打細算,甚至會有一點控制欲,矯正人家的「不智」地方,結果煩厭便由此而起。「聰明人」總是看不順別人做的東西,那麼就讓他們去聰明,去吹毛求疵好了。聖人倒是無所謂,清明灑脫。

那麼,人是否要摒棄聰明呢?非也!能將聰明減三分便好了,一方面留一點空間讓自己更進一步,另一方面讓身邊的人鬆一口氣,不被你的聰明壓迫。若能把聰明提升至人生智慧,這樣便可逍遙自在,快樂安心,真聰明莫過於此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