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所有宗教都會導人向善,但更重視勸人去「信」,沒有「信」便沒有堅定的目標往前行。《坐忘論》提到:「信是修道之要,敬仰尊重,決定無疑者,加之勤行,得道必矣。」信仰是學道的根基,而道教所講的「信」就是相信人能夠成仙。若能恭敬修道,努力不懈地修煉,則人人皆可成仙,擺脫生死輪迴。
此外,每個宗教都會勸人行善,但如何行善、為何行善的理念卻不盡相同,如道教的「善」是追求「護惜無偏」,無有親疏分別,「德惠之普,人蟲草木,一視同仁」;而追求不同的「善」又會引致不同的「果」,譬如大家同坐一卡列車,雖然前進的方向一致,但乘客卻可在不同的車站下車。因此,我們選擇甚麼宗教將會影響他日「下車」後的去向,對於能否解決人生苦難這問題亦會得到不同的答案。
若我們只是行善積功,無疑可以成為一位賢人,但對了解人生和超越苦困始終沒有幫助。只有藉著宗教的信仰、願力和修行,才能真正令我們離苦得樂,得到精神上的永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