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為什麼中秋節要拜月?


拜月的習俗,可追溯自周代天子每年秋分祭月的習俗。《禮記》載:「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已朝,夕月以夕。」而拜月的時分則是在傍晚。古人祭月的原因,是祈求農耕順利,以及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,又稱為「秋報」。後世每逢八月十五夜,滿城人家,都會焚香拜月,說出心願,祈求月亮神的保佑,而民間又以月餅相贈,取團圓之義。道教尊崇日月星辰,《玄門寶海經》云,「陽精為日,陰精為月。分日月之精為星辰。星辰共以真道,要養萬二千物,下及六畜糞土草木,皆被服其秘道要德而生長焉。」認為天地須要依靠日月星辰之真氣,長養萬物。民間稱月神為嫦娥,道教則尊稱為「月府太陰皇君慧光朗照天尊」,作女像。後世人每逢中秋,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,一睹芳容,而少女則希望容貌美麗,故宋代有「男則願早步蟾宮,高攀仙桂;女則願貌似嫦娥,圓如皓月」之語,而《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經》則載,有遇「月君」者,「所求皆得,有所得者即是度世不死之術」,因此道門中人都有中秋拜月的習慣,有些道壇則會舉行「太陰朝科」的儀式慶賀。拜月光的食物一般以素菜為主,而形狀大都是圓的,如月餅、柚子、柿子、芋頭等。水果則以柚子和香蕉為主,柚子形似圓月,香蕉則似新月,成為月缺月圓的意思,表達了人世間的美好願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