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陋室中活得快樂?
香港寸金尺土,大部分家庭都是居於幾百呎左右的狹小樓房之中。不少人抱怨香港的居住環境惡劣,又缺乏私人空間。回想五、六十年代,那時候市民對居住的要求很簡單,只求有瓦遮頭便可,一家數口同睡一床的現象十分普遍,但大家仍然開心過活。
隨著社會進步,我們對住屋的要求當然有所提升,但也要考慮香港的實際情況。住在細小簡陋的房間,有的人會哀歎:「我怎麼可以住在條件這麼差的地方?」有的人則抱怨:「為什麼別人住得比我好?」但是,既然沒有更好的選擇及足夠的金錢,與其每天愁眉苦臉住在這裏,不如調整心境,以樂對之。
唐代詩人劉禹錫曾落魄安徽,住的就是一間僅能容下一床、一桌、一椅的房子,謂之「斗室」,但他並不為此傷感和落寞,還寫下了名作《陋室銘》,曰:「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」雖然屋子簡陋,但以自身品德為貴。我們也應不以居陋巷、蝸居而自怨自艾,亦不必羨慕住豪宅、開名車的生活。人能蝸居陋室而安宜,儉樸於吃住,其實更能助長身心之寧靜。《列子》有云:「善樂生者不窶,善逸身者不殖。」樂天知足便不覺貧窮,安足感恩就不會為錢財所累。只要心裏滿希望,則必定處處是芳華,陋室也有其樂韻。誠然,若我們能樂觀積極的一步一步努力,將來又何愁找不到自己的理想居所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