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「斷、捨、離」?
「斷、捨、離」是最近日本流行的哲學用語,最初只是用於處理生活上的雜物,現在很多商界人士已將這套理念活用在經營實務上。
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概念是根據古老哲學「斷行、捨行、離行」而來,藉著減去對物質的依賴來提升修行,猶如《道德經》所指「為道日損」,減省自己的貪欲,而令精神更滿足。
現時大家對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意思詮釋為:(一)斷,斷絕不需要的東西。(二)捨,捨去多餘的廢物。(三)離,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。不過,日本人提出「斷、捨、離」的主旨並不是主張簡樸的生活,只是改善生活素質的一種包裝。
事實上,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概念早已存在,而且意義更深遠,不單是指物品,而是從根本著手,寡欲修心,如《清靜經》言:「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靜。澄其心,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清滅。」即是說,清靜心神才是寡欲之本。如果平日難以清靜,便很難談得上「斷、捨、離」。
我們常見大修行人的房舍都是簡潔乾淨,沒有太多雜物,關鍵不在於他們有否買太多東西,或有否丟掉雜物,而是他們擁有清靜的智慧,明白那些東西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,不會貪求不需要的東西。現代人房舍有太多雜物,是因為我們對「物」過於依戀,懷著「捨不得」、「太浪費」、「好可惜」的妄執,每樣都不能放下,而道教就正正以「既以為人己愈有」的教義指破愚痴,真正的滿足是要懂得與人分享。
「捨」不是「棄」,能將物品佈施或轉贈他人,這才是捨之有道。馬丹陽祖師說得好:「世間無愛物,煩惱不相隨。」真正要整理的,其實不是房間,而是自己的內心。心不著物,自然可以果斷實踐「斷、捨、離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