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

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分別在哪裡?

近日青衣舉辦真君大帝寶誕,吸引全港市民參與,不少報章更專題報道。不過,大家的焦點不是在宗教信仰上,而是廟會的美食。十個參與廟會的市民,九位都沒有到神壇前拜揖,這種廟會的社會功能似乎大於宗教的作用,而這正是民間宗教與道教的分別。

道教有完整教義,講承負因果,人需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及懺悔,而拜神誦經是希望洗滌身心塵垢,清靜無穢。民間宗教也講善惡,但沒有完整教義,也沒有神職人員教他們因果報應,善信拜神多是有所求而來,而不問自身修行。再者,民間宗教的廟會打醮重視族群關係和社會功用,沒有人會關心法會誦甚麼經,經文的義理和宗教意義。

又例如在現時政府的旅遊政策推廣下,長洲的太平清醮已成為一個旅遊節目。遊客來長洲是為了看飄色、搶包山和感受熱鬧的氣氛。不過,有沒有人關心打醮的起源與北帝的關係?為何要敬拜北帝?打醮要清淨甚麼?為何世間充滿瘟疫?為何孤魂要等待超渡?而遊客大概只會關心「掃街」吃美食、拍照放上網、買紀念品等。道教要避免與民間宗教混淆,必須引導善信了解道教教義,否則將來善信去道觀只是為了拍照打卡、吃美食,這豈是前人辦道的精神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