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

真理和真相,是從別人口中得知的嗎?

《道德經》曰: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」能夠用語言去表達的真理已經有偏差,更何況是別人告訴你的?真理必須要自己親自實踐、洞察、感受,才可體證。文字和語言只是媒介,並不是必定對的。我們聽了別人的意見,也必須經過思考和判斷。

深山小屋有一位獵人,他養了一隻會幫助狩獵的老鷹,和一隻會說話的鸚鵡。某天,獵人帶著老鷹和鸚鵡到市集,很不幸在途中滑倒,肩上的老鷹受到驚嚇,急忙飛起,利爪不小心把獵人抓傷了。獵人大怒,便向鸚鵡數落老鷹的不是。鸚鵡說:「我平日看老鷹一臉兇惡,雖然牠能幫你打獵,但主要還是你出力。我看啊,倒不如養幾隻雞,雞不但溫馴,也能繁殖,一舉兩得。」獵人心裡有點動搖,在市集便用老鷹換了五隻雞。回到山上,獵人按照鸚鵡的方式打獵、養雞。不過,山區實在太大了,沒有老鷹幫忙,獵人無法掌握獵物的行蹤,最終半年都沒什麼收穫。冬天到了,不習慣山區氣候的雞不但未有如期繁殖,反而在嚴冬中相繼倒下。獵人艱難的過冬,他再沒有理會鸚鵡,結果鸚鵡也撐不過冬天。

當我們遭遇問題時,總習慣詢問身邊人的意見。絕大多數給意見的人或許無意捏造,但總以自己的心態、能力、經驗,去解釋別人的心態、能力、經驗。故事中的鸚鵡無意說老鷹的壞話,但鸚鵡的思考、能力、經驗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,永遠不可能成為老鷹。無論是鸚鵡或是我們信任的人,我們從別人那裡聽來的方法,恐怕都只適用於個別的人,故《南華經》曰:「莫若以明。」聽到各方意見後,最重要是用空明的心境去洞悉事物本來面目,方可了解真相,總不能人云亦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