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人為何必先要「謙」?
《道德經》有慈、儉、不敢為天下先之「三寶」,「不敢為天下先」即是「功成而弗居」、「處眾人之所惡」的謙讓、謙卑精神。「謙」本意是「敬」,乃對人對事的基本態度,是約束我們妄自尊大的最好規條。以下是宋代陸游的《老學庵筆記》典故,或可啟發:
宋徽宗之子「肅王」趙樞,和大臣沈元用一起出使北方的金國,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。他們看見一塊唐朝遺留下來的石碑,文辭優美,共有三千多字。沈元用的記憶力一向很強,於是一再朗誦,肅王則一邊聽著一邊走著好像沒在意。沈元用回到住處,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,就拿紙將文章默寫下來,記不起來的就空著,一共缺了十四個字。肅王看了,隨即拿筆將所有缺字補齊,又將其中幾處錯誤也修正過來。改完後將筆放下,和別人談論其他的事,一點驕傲的神色也沒有。沈元用在旁看在眼裡既驚訝又佩服。
俗語說:「休誇我能勝人,勝如我者更多。」從以上故事看來,一點也不虛假。自己有長處便保持謙虛,自己不會的就努力學習,人生才會不斷進步。《周易》的「謙」卦是在「大有」卦之後,便是勸人在持盈保泰之後更要謙虛努力,才可以將福德延綿下去。《易》曰:「謙,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」具備謙虛美德才會受人尊重,道德更光明;愈謙卑愈使人難以超越及冒犯,君子有謙德才會有好的成果!沒有了謙德,妄自尊大而冒犯別人,那談何修行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