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

為甚麼道教十分重視傳統倫常道德?

古云:「欲修仙道,先修人道。」在世間先修善德,有了資糧才可再修仙道。如沒有福德修為,很難達至臻境。故呂祖有九美德之教誨:「我治身,不過忠、孝、廉、節、義、信、仁兼惠、禮,故此真心持齋修煉而得上界為仙。」有了人倫道德,知所進退,時刻反省及克制自己的惡念,這就是修行之始,亦可證道。以下出自清代《閱微草堂筆記》之故事或可啟發:

清初,河北省交河縣為一位節婦建造牌坊,親友都來聚會恭賀。有一位表姊妹開玩笑問她:「如今你是守節到了白頭。不過,未知在這四十年來,遇到晨花夕月,你有沒有心動過呢?」節婦答:「人非草木,豈能無情?但慶幸能自覺不可逾禮,不能負義,就這樣自制了,不讓感情泛濫而悔恨。」有一年的清明節,節婦掃墓回家,忽然頭昏目眩,喃喃說起胡話來。醒來時告訴兒子,說丈夫將要接她離世:「人世所為,鬼神無不知也。幸我平生無瑕玷,否則黃泉會晤,以何面目相對哉?」半年後,節婦果然離世了。

道教強調身、心、神的清靜功夫,這是斷惡修善的根本;如非信仰堅定者不可做到,普通人俗務纏身,更難安靜自己。不過,若能在家敬天尊神,時刻警戒自己,不敢胡作非為,這已是有修行的人了。道德修為到了臻境,則仙道有緣,福壽俱備。因此,道教修行從不脫離傳統倫常道德,尤其在家信眾更應遵循呂祖九美德的教誨,以此為修行的楷模,方可獲上天護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