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

 典故「火場危坐」是指哪一位仙人?

「火場危坐」是指漢末時河東人焦孝然仙人,他在世上活了數百歲,曾於火中安然端坐,絲毫無損。現根據《太平廣記》的記載簡述:

漢末焦孝然仙人已有一百七十歲,平日以煮白石為糧。他每天入山砍伐柴薪,然後施贈給貧苦的人。由村中第一家開始,每天逐戶向人家送上柴薪。有人給他一點食物,焦氏也不推卻,但絕不與人說話。後來曹丕篡漢為魏,焦氏遂結草為庵,隱居河邊,數日一食,平日很少與人交往。當地太守董經親往拜訪,焦氏亦不答一語。有一次,焦氏庵室遭烈火焚燒,只見焦氏仍挺直身軀端坐在庵中,身體完全不動。當火熄庵毀,焦氏才慢慢站起,衣衫完全沒有燒焦痕跡,後世指的「火場危坐」便是此事。後來,焦氏再建庵室,某年天降大雪,庵室被雪壓倒,附近的人害怕焦氏凍死,便一起清理雜物,卻見焦氏仍熟睡於積雪之下,氣色甚好。時人知道焦氏非等閒之士,紛紛來拜師學道,惟焦氏總是說:「我無道也。」再過二百多年,焦氏與身邊的人道別,最後不知所終。

焦孝然仙人早已證道,如《南華經.大宗師》形容「真人」,入水不濡,入火不熱,故在火場中仍能默然安坐。焦氏的修行特點是不多說話,而且每天無私的為人伐薪送柴,符合道家不言、不爭、利萬物的德性。更可貴的是,證道後焦氏仍然謙卑的說「我無道也」。這才是真正的有道之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