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

典故「列子不受粟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沖虛經.說符篇》。粟,本指穀實,亦借指糧食和俸祿。戰國初年鄭國繻公的相國子陽要贈送糧食給列子,但列子不接受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列子窮困,餓得面有飢色。有食客向鄭相子陽進言:「列子是有道之士,卻在你的國家窮困潦倒,大家會說你不重視人才。」子陽立即命令官吏送上糧食。列子見了使者,再三婉拒。妻子知道後十分生氣,捶著胸口埋怨:「我聽說有道之士的妻兒,都能生活安樂。現在我們一家卻餓得面黃肌瘦,相國派人送來糧食,你竟然不接受,我們是命中注定要挨餓嗎?」列子笑道:「相國並非真的了解我的才德,只是聽信別人的話才送來糧食。日後他也可聽信讒言而加害於我,因此我不能接受。這種人還是少接觸為宜。」後來,鄭國百姓果然發難,殺死子陽。

《淮南子.氾論訓》載:「鄭子陽剛毅而好罰,其於罰也,執而無赦。」子陽在鄭國不得民心,性格凶暴,最後百姓忍受不了嚴酷執政,將他殺死。如果列子貪圖子陽贈送的糧食,便是受了子陽的恩惠,兩人建立了「關係」,禍患來臨時亦可能受到牽累。列子不欲與其結交,是要避免禍患。有智慧的人能夠見微知著,從一件小事可推想事情的結果。我們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,如果施贈者之品德不好,那更要小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