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

典故「為不知己而死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沖虛經.說符篇》。大家都知道「士為知己者死」,古人為了賞識和栽培自己的人,甘願獻身賣命。不少人覺得敬佩,甚至推崇。但如果那個人從不賞識你,「為不知己而死」又如何說起?現簡述典故如下:

柱厲叔事奉莒敖公,自以為從未受過賞識,於是離開,隱居海上。夏天只吃菱角,冬天只吃橡栗,生活艱苦。後來莒敖公遇難,柱厲叔告別朋友,打算前去赴死。朋友勸告他:「你以為莒敖公不了解你,所以離去。現在竟然冒死效力,不是很矛盾嗎?」柱厲叔說:「不是這樣的。當日我不受賞識而離開他,現在我為他而死,就證明了他的確是不了解我。如果大家都知道我殉死,便可以羞辱後世那些不了解自己臣下的君主了!」

列子說「凡知則死之,不知則弗死。」為了知己和愛惜自己的人赴湯蹈火,不少人都心甘情願;然而不是知己,又何必賣命。這是直截了當的道理。柱厲叔卻一反常態,為了羞辱莒敖公以及後世君主不重視人才,主動送死。這種犧牲只是一時的怨憤,完全沒有意義。同樣,現實生活中遇上了不懂珍惜自己的人,不要愚蠢至為他犧牲,應該及早離場,遠他而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