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「不死之道」有何寓意?
這個典故出自《沖虛經.說符篇》,談及求取長生不死的道術,帶出理論、實踐分立的現象。有些人是知而未行,有些人是行而未知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從前有個自稱懂得不死之術的奇人,燕國君主派人向他學習,惟未學會,奇人便死了。燕君大怒,發洩要殺死那個被派去學習的人。臣子勸說:「人最憂慮的是死亡,最重視的是生命。那個知不死的奇人,自己都喪失了生命,又怎能教你長生呢?」另一個人叫齊子,聽到奇人死訊撫胸痛恨。富子嘲笑他:「你要學習不死,而知不死的人都死了,你仍在懊悔。我不知道你想學甚麼了。」胡子回應:「富子的話也不對,有些人掌握了道術但沒有實行,有些人能實踐而不知道術。衛國有個善於數術卜筮的人,臨死前將秘訣告訴兒子,兒子記住了但不懂運用,於是他傳授別人,而那人竟可做到與父親不相伯仲。這樣看來,死去的奇人為甚麼不能懂得長生之術呢?」
世間掌握理論和知識的人,很多都沒有確切實行。明知身心清靜是接近道的唯一方法,但真正做到的人寥寥可數,反而走入邪徑的卻不少。又有些人未必有理論指導,例如長壽村的老人,他們不懂得長生理論,只是在日常生活中,老實踐行簡約、素樸、清淡等道家思想。因此,知「道」的人的確是掌握了道理,我們應該虛心向他們學習,而最重要的還是付諸實行,勤而行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