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

典故「小知不及大知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逍遙遊》。上文提到大鵬可以飛到九萬里高空,今次則講述地面上的小蟬和小鳥限於自身識見,無法想像大鵬高飛的遠大境界,於是冷嘲熱諷,自以為是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地面上的小蟬和小鳥譏笑大鵬說:「我們奮力而飛,碰到榆樹、枋樹就止息。有時沒有氣力飛不上去,那麼落在地面就是了,何必飛到九萬里高空而南去呢?」到近郊去的人,只需帶備三餐糧食,當天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;到百里外的人,要用一整夜時間舂米準備乾糧;到千里外的人,要聚積三個月的糧食。大小境界各有不同,這些小蟲、小鳥又知道甚麼呢!

莊子總結以上內容為「小知不及大知」,猶如有人會說:「為甚麼要去看珠穆朗瑪峰呢?香港也有高山,為何要花時間去這麼遠呢?」當我們局促於狹隘的眼光,習慣了封閉的日子,再看到那些豐富多樣的場面時,便突然不曉得如何自處,這就是境界大小的不同。典故亦提到,遠行需要積糧,志向愈遠大,所需的準備功夫便愈多。如果我們都像自滿的小蟲、小鳥,又怎會知道乘風而至九萬里的意義呢?根本無法想像小天地以外的大世界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