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

典故「樗樹無用」有何寓意?

這個典故見於《南華經.逍遙遊》。樗,是一種木質惡劣的樹木,揉碎樹葉時更有強烈臭味,一向被大眾視為「無用」之木,遭人鄙棄;但有用與否,只是人的判斷而已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惠施對莊子說:「我有樗樹,它的樹幹盤結、樹枝捲曲,完全無法測量。雖然生長在路邊,木匠也不屑看它。你的言論也是如此,大而無用,眾人還是會捨棄吧。」莊子說:「難道你沒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?牠們捕食小動物,屈身埋伏,東蹦西跳,不避高低,最後掉進陷阱之中,死在網羅之內。反觀斄牛,身軀龐大像垂在天邊的雲,卻不會捕鼠。現在你有大樹,擔心它沒有用處,為甚麼不種它在空闊無垠的鄉土、廣大遼闊的原野,你就可以任意徜徉在樹旁,逍遙躺臥在樹下。這樹永遠不會被斧頭砍伐,也沒有外物傷害它。沒有用處,又有甚麼困苦禍患呢?」

機巧如野貓和黃鼠狼,最後都免不了受到獵人的侵害;而體格巨大的斄牛,雖然笨拙得連捕鼠的能力都沒有,但因此避免了陷阱網羅之苦。在莊子眼中,世俗認為的「有用」未必真的一定是好,而且可能是厄運的開始。另一方面,「無用」也有其「有用」之處。看似「無用」,往往都是最質樸簡約的,反而能長久保存。樗樹就因為看似「無用」,所以不受木匠砍伐之害,得享天年。所以說,有用與否,只是人的判斷而已。我們若能保持素樸簡單的生活態度,處身在「無何有之鄉」、「廣莫之野」,也不失為一種精神超曠的境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