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

典故「王倪不辯」有何寓意?

典故見於《南華經.齊物論》。王倪,乃堯帝時代的賢人。堯的老師是許由,許由的老師是齧缺,齧缺的老師是王倪。「不辯」,即不去區別,原句是「吾惡能知其辯」,對於任何私心成見,又怎能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?現將有關典故簡述如下:

齧缺問老師王倪:「萬物之間是否有共同標準?老師是否能知道所不知道的事?萬物是否可知?」王倪一問三不知,又說:「你怎麼知道我稱為知的不是不知呢?又怎麼知道我稱為不知的不是知呢?」王倪又問:「毛嬙與麗姬是公認的美女,但魚見了就沉入水底,鳥見了就立即高飛,鹿見了也發瘋逃走,那麼在人、魚、鳥和鹿之間,誰才知道真正的美呢?我又怎知道其中的區別?」齧缺問:「先生不知道利害的區別,至人也沒有利害、分別心嗎?」王倪說:「至人神通莫測,任何風雨雷電也不能讓他震驚,對於生死他都無動於衷,更何況是人間利害這種末節呢!」

萬事萬物各有標準,人為的標準更不是唯一的、絕對的,只能說是相對而言,而且充滿主觀及成見。而且人的認知有限,所以總是產生「以己為是」、「以彼為非」的結論。如果不懂包容及調和,便容易產生爭執。另一方面,得道的至人早已超越利害關係,放下了生死、私利等一切執著,以清虛的心靈融入萬物,這是真正的大道齊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