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

典故「叔山無趾」有何寓意?

出自《南華經.德充符》。叔山無趾是魯國人,遭受嚴刑而失去腳趾,有一次他用腳後跟走路去見孔子,卻受到孔子奚落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孔子說:「你以往不知道謹慎言行,犯了重罪才遭此大禍。你都成為殘廢了,現在來向我請教,是否太遲呢?」叔山無趾回應:「我只是不識時務,不知道要保護我的身體,所以才失去了腳趾。我本來想求教你,還有比腳更尊貴的東西,我要想辦法保全它。天地是無所不包的,我以為先生是天地,沒想到先生卻說出這樣的話!」叔山無趾之後拜訪老子,說:「孔子看來還在追求一些奇異怪誕的名聲,難道他不知有道的人都把名聲當作枷鎖嗎?」老子說:「你為何不讓他領悟『以死生為一條,以可不可為一貫』的道理,解除他身上的枷鎖呢?」叔山無趾說:「或許這是上天給他的刑罰,我不便作解釋了!」

莊子連用三個典故,指出外形殘缺或外貌醜陋並不重要,最重要是道德和精神的完善,亦即人的真善美。單純以貌取人,只會顯出自己深受世俗觀念的束縛,在修行上難有進境。莊子提出「以死生為一條,以可不可為一貫」,即齊一生死,不再視生死為人生的界限,超越對生死的恐懼;並且齊一是非,以自然的心觀照萬物,清淨神思,這樣才可把精神境界提高,解脫身上的枷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