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民有不粒之匱,則愧臨方丈之膳……聆管弦之宴羨,則戚逸樂之有過。瞻藻麗之采粲,則慮賦斂之慘烈。

當社會有人民窮到沒飯吃,統治者應愧對豐盛的膳食……當聽到靡靡之音,就應警惕不要過度享樂;當看到居室華麗的裝飾,就要顧慮是否賦稅太重。聖人指出,看到社會貧富懸殊,人民不能安居樂業等情況,真正愛民的領導者又怎能忍心吃著珍饈,耽於歌舞,居處大宅呢?《道德經》曰:「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」有道的人不敢充斥私心,有如父母對待子女般,凡事皆以百姓為先。奈何當今之世並不如此,百姓永遠是受壓迫的一群。昔日明君以簡樸儉約為尚,時刻省察罪過,不敢浪費百姓之所奉,難道這已成為絕響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