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祖在人間留下《道德經》,提到了修身治國、養性延年、證道修真等良方,目的就是解決人世間的種種困厄和苦難。創教張道陵天師提倡讀誦《道德經》,以道術治病,目的也是要解決眾生的身心疾苦。可是,當今道教與生活脫節的現象隨處可見,像學道只止於拜神吃素而忽視道德修養,或把道教當作學問來研究而不注重實際修煉,或以為道學高深與生活無關而不懂在生活中運用,這些都是不明道教與生活有何共通之處所致。
道教走向生活化,並不是將道教世俗化或民間化,叫人多燒香、多求財等,這樣不但不能提升信徒的修養和智慧,更會令眾生走向貪嗔、自私、愚痴。如果宗教不能充實我們生活的內涵,那麼信教又有何意義呢?道祖的教化,是為了改善我們的人生,清淨我們的身心,提升我們的靈性修養,所以道學是離不開生活的。
在這個物欲橫流、鬥爭激烈和缺乏互信的時代,如果我們不尊道貴德,不信因果承負,不守戒行善,不清心寡欲,這樣我們很快會隨俗湮沒在五濁惡世中,猶如《常清靜經》云:「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便遭濁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」因此,二十一世紀的道教發展,不是要吸引更多善信拜神,而是要藉著敎理敎義,提升信眾自身的修養和智慧,面對複雜多端的社會,也能和諧眾緣,安頓身心,這才是生活的宗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