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

甚麼是「不敢為天下先」?

《道德經》提到的「不敢為天下先」,除了解釋為不敢自居於天下人之前,謙讓不爭,更重要是內心亦不要以自己為先,凡事先想想別人,這才是「不敢為天下先」的精神。以下故事或可令大家有所啟發:
一對情侶乘坐一輛巴士進入山區,當他們在某處下車後,巴士繼續往前駛。突然,一塊大石從高處墜下,將巴士壓得破碎,當場有很多乘客重傷及死亡。記者趕到現場,立即找到了那對情侶,於是問及他們的感受。男女雙方異口同聲說:「如果我們都在那輛巴士就好了!」現場記者很愕然,因為一般人都會說:「還好我們剛好下車了!」他們卻說了不同於一般人的話。大家想了一會,才知道情侶的想法是:如果他們沒有下車,那輛巴士便不會在大石墜下的時間駛過出事地點。
記者想了半天都想不出個所以然來,這代表我們一般人的想法只是先想到自己,有甚麼事都先考慮自己。這解釋了為何災難來臨時,很多人都只顧自己逃生,甚至推倒人家而自己先走的情況時有發生。在我們生活中,應多點關心、慰問別人,別再不知不覺中一直自私的為自己活著。修行人更需要有齊同慈愛、不怕吃虧的精神,這才真正做到「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長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