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

典故「朝三暮四」有何寓意?

《南華經.齊物論》及《沖虛經.黃帝》都有記載「朝三暮四」這個故事,今人多與「朝秦暮楚」混淆,後者專指心意不定,反覆無常,而「朝三暮四」則有更深的意思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宋國有一位老人很喜歡猴子,並在家中養了一大群。老人理解猴子的心意,而猴子也懂得老人的心意。後來,老人甚至減少全家的口糧,來滿足猴子的欲望。不過,老人家中很快也缺乏糧食了,他就打算限制猴子的食物,但又怕猴子生氣,便想了一個蒙蔽猴子的方法。老人向猴子說道:「我給你們橡樹果實,早上三顆,晚上四顆,這樣夠嗎?」猴子一聽很生氣,全部都跳了起來。過了一會,老人又說:「我早上給四顆,晚上三顆,這樣足夠嗎?」猴子聽後很開心,趴在地上不再吵鬧,對老人表現服從。

「朝三暮四」與「朝四暮三」在本質上沒有分別,數量沒有增加或減少,猴子卻因而情緒起伏。這個典故是要告誡大家放開得失計較,一時間之得失、順逆並非永遠。不論先甘後苦,先苦後甘,苦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曾享受甘的成果,甘的時候也不忘苦。人生本來就是甘苦參半,不應執著及迷失其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