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「邯鄲學步」有何寓意?
這句話出自《南華經.秋水》,原意是借魏國公子牟對於趙國辯士公孫龍的訓誡,譏笑那些爭名逐利之徒見識淺薄,為了利益而迷惑內心,甚至喪失本性。以下是「邯鄲學步」的故事內容:
相傳戰國時趙國人走路的步伐、姿態特別優美大方。燕國壽陵有個年輕人便千里迢迢來到趙國邯鄲,希望學習當地人的走路姿勢。結果不但沒有學好,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路方法也忘記了,路費也花光,最後只好爬著回去燕國。
在莊子看來,讀書原本是為了追求大道,恢復自然本性。但久而久之,不少人都迷失在刻板的知識中,更多的是迷失了人生方向,走都走不出來。後世則借此典故,引申為不可只是仿效別人行事而喪失本能。每個人固然都有缺點,但也必有本能的優點,可以取長補短,發揮創見及潛能。如果只懂仿效別人行事,而將自己原有的本能優點置之不用,恐怕一事無成,更把自己的能力抹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