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「魯國之儒」有何寓意?
這個典故出自《南華經.田子方》,莊子一番說話,便可令魯國眾多假儒士露出原形,不敢再亂穿儒服「裝扮」自己的才識。現簡述「魯國之儒」的內容如下:
莊子去見魯哀公,哀公説:「我們魯國有很多儒士,卻沒有甚麼人學習先生的道術。」莊子說:「魯國的儒士非常少。」哀公說:「全魯國的人都穿儒服,怎麼說少呢?」莊子說:「我聽說,儒士頭戴圓帽,表示熟悉天文;腳穿方鞋,表示熟悉地理;身上佩帶彩帶繫上的玉玦,表示遇事時有決斷力。真正有這樣道術的儒士,未必都穿著這種服裝,穿著這種服裝的人,未必真正有這樣的道術。如果你不相信,何不在國內發布一道命令——不懂儒術而擅穿儒服者處死刑!」魯哀公下令五天後,魯國便沒有人敢穿儒服,獨有一個男子穿著儒服站在宮殿門前。哀公立即召見他,問他國家大事。男子應對自如,內容千變萬化,是一位真正儒者。莊子說:「魯國這樣大,但是真正的儒士只有這一人,還能算多嗎?」
《道德經》曰:「聖人被褐懷玉。」聖人披著粗衣,內裡卻懷著寶玉。真正有道的人未必衣著光鮮,他著重的是內在修為。穿著象徵君子之服也未必懂得君子之道,外表可以偽裝,但修養和學問是不能濫竽充數的,奈何不少人卻追求虛假的外表而失去內在的「真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