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

典故「葉公使齊」有何寓意?

典故見於《南華經.人間世》,「葉公」即成語「葉公好龍」的主角,姓沈,名諸梁,字子高,被封於葉城,所以又叫「葉公」。《論語.子路》也有葉公問政於孔子的記載。現簡述典故如下:

葉公子高將要出使齊國,他請教孔子說:「楚王給我的使命很重要,而齊國對待使者,總是表面恭敬而辦事拖延。先生曾說:『做任何事,很少有圓滿的。如果辦不成,必定受到懲罰;如果事成,也一定憂勞成疾。只有大德的人才會沒有後患。』我的使命還未進行,就已經承受不了,怎辦?」孔子說:「天下有兩大戒律:一是命,一是義。子女愛父母,這是自然之命。臣子侍奉國君,這是人群之義。做子女與做臣子的,本來就有其不得已之處。只要按實際狀況去行事,忘記自身的利害,哪裡還有空閒貪生怕死呢?你儘管去做就是了。緊記古人所言:『要傳平實的話,不要傳達那些誇張及多餘的話,這樣才可保全自己。』言語是風波,稍有得失便有危險;古人亦言:『不要改變君主的命令,不要強求任務之達成,過度的言辭是多餘的。』你現在只要順著萬物的自然狀態,保養身中元氣,這就是自處的最高原則了。能否確實傳達君命,這就是困難的地方。」

葉公進退兩難,不論成事與否,亦感覺惶恐不安。莊子借孔子之口,表明有些事情注定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,這時只能摒除私心,泰然面對。外交辭令上,不需誇張及過分,只需如實傳話,不辱使命。這段文字亦提到「養中」,即以保養身中元氣為要,做好本分,不必計較得失,隨遇而安,自然在亂世中可保全性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