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

典故「士成綺見老子」有何寓意?

出自《南華經.天道》。士成綺是人名,士成是姓氏。莊子透過老子與士成綺的對話,突顯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,一個不計毀譽,一個則假扮仁義道德。現簡述內容如下:

士成綺拜見老子,問:「我聽聞先生是聖人,不遠千里而來求見,如今我觀察你的作為,根本不是聖人。你暴殄天物,這是不仁。食物充裕而仍聚斂無止,這是貪財。」老子淡然而不回應。第二天,士成綺再去拜見,說:「昨天我諷刺你,今天心裡已沒有了怨懟,這是甚麼緣故?」老子說:「我不是那種巧智的人。過去你稱呼我是牛,我便隨順稱作牛;稱呼我是馬,我也稱為馬。不過,如果暴殄天物是事實,別人這樣說而我不肯接受,這反而是雙重的罪過。我接受總是順其自然的,不是為了想接受而接受。」士成綺尾隨老子,請教修身之道。老子卻說:「你面容驕縱、眼光逼人,狀甚高傲。你的情態就像繫住一匹狂奔的野馬,勉強把持住了,但這並非真實的你,你只是邊境上的盜賊而已。」

聖人受到惡意批評而顯得不關心,任由他人評價,這是順應天道無為的表現。不過,這不是說對任何事都要默然接受,而是面對不實的指控,能淡然處之。反觀士成綺,在有道之士面前,他的反應和情緒顯得浮躁,有小聰明卻又傲慢。他接近聖人不是真心請教,而是帶著目的,想取得對自己有用的東西,所以老子稱他為盜賊。在生活中,我們總會遇到無理取鬧的人,千萬不要立即給予強烈反應,應以清靜的心面對,否則只會陷入無謂的糾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