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心如流水謂之清,性如皓月謂之淨。無始以來罪消滅喚作清,多劫之前因盡徹謂之淨。

我們常說,人的心念就如千絲萬縷般複雜,一旦走偏了,便會鑽牛角尖,或糾纏不清,最終讓自己痛心、抑鬱。修行就是要正本清源,保持內心清明,避免雜質或污穢影響;如流水般清澈,才可以叫做「清」。這需要持之以恆的習誦經懺、靜養調煉、生活素淡、簡緣去繁。當內心的雜質清空了,純粹、天真的道性才會顯現,這便是「淨」的境界。然而,我們每日都在累積煩惱,又不懂洗滌及釋放,再加上無始以來多生多世種下的惡業和冤債,因此我們的心念仍未能清空。我們必須真誠懺悔、誦經與持戒去化解,才能把積聚多生的罪業一步一步減退,這叫作「清」;若再精進修持,將多劫之前的恩怨愛恨及種種業障悉數除盡,徹底清空,這便是真「淨」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