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道教應怎樣面對全球化?

        全球化,簡單而言就是國與國之間相互依存愈來愈強,跨國組織的勢力網路開始滿佈全球每個角落,而文化互動亦同時增長,全球人又面對著共同的問題,不能獨善其身。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廿一世紀裡,如何弘揚道教的信仰價值,並且檢視本身的發展進程,特別是對應很多矛盾的課題時,為人類創建一個良好信仰典範,這是當前道教界最為迫切的任務。
  從經濟面來說,全世界逐漸走向「全球資本主義化」,道教是否也應該走相同的道路呢?當然不可全盤接收!理由很簡單,資本主義是以「利」為中心,而道教則是以「道」為中心,兩者未必矛盾,但道教一旦向資本主義傾斜,我們對「道」的堅持就很容易為「利」所替代。現在道教走向商業化、公司化、旅遊化等「異化」的怪現象都是由此而起。
  另外,消費主義是資本主義副產品,如果道教的信仰也在消費主義的引導下,成為一種商品化的消費行為,那麼道教有很多核心的信仰價值就可能在無形中被蒸發。我們拜祖師、唸經懺,靠的是清靜的心靈,和廣結善緣的願力,絕不是跟祖師做買賣。消費主義另一個特色,就是迎合顧客的口味,如果道教朝著這個媚俗化的方向發展,那麼道教豈能不走向沉淪?唯有重新關顧信仰理念中的誠敬、清靜、寡欲,才能對治物欲過盛的社會,在全球化過程中保留一股清涼的藥方,而非全盤接受全球化下的資本主義,令信仰變質而走向商業和世俗。(下期繼續探討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