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

 典故「伯牙訪友」有何寓意?

典故「伯牙訪友」最早見於《呂氏春秋.孝行覽》、《列子.湯問》等,明代馮夢龍又改成小說《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並收錄在《警世通言》中,令這故事更為普及。今日《呂祖靈籤》第八十八籤及《觀音靈籤》第九十四籤均有收錄,現概述內容如下:

伯牙是春秋時期的琴師,某夜在船上撫琴自娛,猛然發現岸上有人在聽琴,便招人上船問個究竟。此人自稱鍾子期,是個樵夫。起初伯牙不以為然,他不相信有人能聽懂自己的琴音。伯牙再彈奏,心裡想著高山,子期便說巍峨如泰山。伯牙心裡想著流水,子期便說浩蕩如江河。伯牙所思念的,子期必然了解。伯牙問可知古琴來歷,子期竟然可以娓娓道來。伯牙喜逢知己,與子期結為兄弟,並相約來年再聚。可惜後來伯牙再次拜會子期,鍾父告之「子期已死」,伯牙哭至墳前,將琴摔破,發誓今後不再彈琴。

《呂祖靈籤》曰:「悔亡悔亡。」知己難求,縱然遇上,卻世事無常。《警世通言》便提到「相識滿天下,知心能幾人?」雖然一生之中我們認識很多人,但真正知道我們內心世界的,少之又少。《莊子.徐無鬼》記載莊子面對好友惠施的死,曰:「自夫子之死也,吾無以為質矣,吾無與言之矣。」即使豁達如莊子,面對知心好友離世,也黯然神傷。如果能在世間找到一位知心友人,我們必須好好珍惜,不要待失去時才後悔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