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失性有五」有何寓意?
出自《南華經.天地》,指失去本性的五種情況。莊子分別從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和情思五個方面指出,若過度刺激或失去平衡,便會迷失清靜的本性,遠離自然。現簡述內容如下:
莊子說,無論一個人道德修養如何,都有機會喪失清靜自然之本性,當中有五種情況:一是「五色亂目」,色彩斑斕迷亂眼睛,使眼花繚亂。二是「五聲亂耳」,音聲紛雜迷亂耳朵,使耳朵不靈。三是「五臭熏鼻」,氣味混濁迷亂鼻子,使鼻子閉塞。四是「五味濁口」,滋味濃膩迷亂口舌,使口舌不知辨味。五是「趣舍滑心」,取捨繁多擾亂心神,使心情浮動急躁。這五種都會損害人的性命。
《道德經》有言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」,縱情馳騁、追名逐利,皆會擾亂內心的清靜。莊子在這裡亦清楚說明,若追求感官刺激,或思慮繁雜,將嚴重損害心性和健康,加快衰亡。所以,修養仁義道德固然重要,但更須養護清靜之心,減除貪嗔,方為真正的性命修行。道家重視人的天性,生活以素淡、清靜、簡樸為原則,並且時時警惕不要沉溺於世俗,讓自己虛耗精神,煩惱叢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